曾经称霸欧洲的罗马帝国,究竟如何灭亡?

向左向右看 关注

收藏于 : 2019-01-14 13:49   被转藏 : 1   

首先,要说明一点,罗马帝国的灭亡不是一个简单的政权更替(比如中国的二十四朝)的政治转换过程,而是一次汇集节育和杀婴以及因战争和瘟疫使死亡率过高,人力供应不足致使蛮族大量迁入居住,影响整个政治和社会结构;农业因水土流失和奴隶制度而破产,大庄园无法支持,致使谷物短缺;奢侈生活方式导致贵金属流向东方,造成货币的贬值;资本因重税成为公用,生产能力严重下降;军饷、救济金以及庞大政府的开支,皇帝和宫廷费用的上升;开放式工商业市镇被更小规模的交易站和军事堡垒所取代;常备军士兵构成的逐步日耳曼化等一系列深刻社会变革的整体转变。罗马的衰亡,是一次区域化的过程,是一个大政治实体崩解为多个具有独立政治、经济和文化认同的小政治实体的过程,罗马体制与其他体制适用于各自的族群,在地域上互相镶嵌、拼接,形成了一幅马赛克式的图案并最终导致解体。

下面我来一一解释一下。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概念,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是一天衰亡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罗马帝国的不同区域又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客观因素而导致影响截然不同。不列颠和大半个高卢(除了南法),早在4世纪的时候就从罗马体系里剥离出来,罗马世界对当地的影响接近最小阀值,无论是文化认同还是血缘认同都偏近于本土,权威也一般产生于本土。高卢人通过宗教上的“罗马化”不断地学习和吸收先进文化,而这反过来却推动了法高卢人的政治体系在保持着鲜明的高卢政治认同的同时不断地进步化、文明化。

然而,即使再过50年,在南法和亚平宁这些罗马化最早的地方(甚至包括伊利里亚和希腊),都可以随处看见罗马的影子……至少是罗马的残骸,也就是表面上维持了罗马的秩序。虽然四通八达的罗马大道和令人惊叹的引水沟渠都早已无人维修,塔拉戈纳和那不勒斯也难见当年的繁忙船只,古典时代的一切都无以为继。然而西地中海沿岸的区域经济依旧繁盛,马赛人和阿奎莱亚人的自我认同依然是罗马公民,帝国的尸体尚有余温,虽然从亚德里亚海前往罗德岛留学的路途海盗重新猖獗,这条路却依然存在;伊比利亚的学生可以到罗马来看望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却不用担心在路上被人不明不白的杀死。

罗马的衰亡,在不同地区的体现是完全不一样的,罗马衰亡的特殊性就体现在区域性,不明白这一点,对罗马衰亡的研究也就无法进行。

下面我将举两个例子,方便更好的理解。

北高卢

公元四世纪,君士坦丁把帝国的心脏安放在了黑海海峡,迪奥多西也最终完成了戴里克先开创的改革。而相比于罗马皇帝们的事业,一种不那么引人注目的变化则是日耳曼人正在不断地迁徙进入罗马帝国境内。这些零散迁入的日耳曼人以个人身份在军队乃至于政府中为帝国服务,同时,也有成建制的日耳曼部落迁入到帝国境内,帝国授予这些部落土地、不干涉他们的部落制度与内部事务,以换取这些部落的效忠。日耳曼人的洪流于406年突破了莱茵河防线之后,日耳曼模式与罗马模式共存态势进一步地普遍化。

罗马人离开这里后,北高卢放弃了以大城市为中心,中等城市承接的罗马经济网络模式,而转换成了更加本土化的中小型贸易中转站。大城市的人口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向郊区流散,城市化进程也飞速倒车,但这样也同时加速了整合北高卢与罗马的经济整合度。不过这种模式的缺点也很致命:小规模的贸易很容易被破坏,必须要有军事力量来保护,而一旦军事震慑失去效力,表面上繁荣的经济也会灰飞烟灭,而蛮族大举入侵加速了这一切。他们会聪明的先找到敌人内部的矛盾,然后加以激化,由内及外的获得胜利。

背景到这里就交代完毕了。

假设你是一个居住在特里尔的高卢贵金属商人,你天生就是为商业而生,血液里流淌的狡猾继承自你的家族。凭借商人的敏锐嗅觉,你在罗马人离开这里之前就与科隆的日耳曼贵族做了一笔大的而积攒了一大笔钱财。然而随着帝国对此地影响力的减弱,你发现罗马模式再也不能保护你的利益:你发往不列颠的货物石沉大海,寄给美因茨的合作伙伴的书信沓无音信,找你进行商业来往的人越来越少;在像蝗虫一样贪婪的蛮族蹂躏下,高卢变的支离破碎,你赖以生活的城市被夷为平地,你不幸的朋友疲于奔命,你的生意再无销路。

面对绝境,你急中生智:既然再无人管理此地,那不如占山为王,树立权威。你拿出家财招兵买马,在你的庄园附近修建防御工事,几个月时间 你的家就变成了外形上极具震慑力的铜墙铁壁。就在你的家快要改造完成的时候,一小股四处游荡的法兰克人注意到了你,并对你的财富垂涎欲滴,打响了你遭遇到的第一场战斗。你指挥你招募来的勇士英勇作战,许诺丰厚的奖励;经过一整天的激战,法兰克人始终无法踏入你固若金汤的防御一步,最终落荒而逃,而你则在特里尔树立起了权威。随着你对法兰克人作战的持续胜利,你的领地和手下也越来越多。像你这样的领主在周围越来越多,不同于吃喝玩乐的罗马贵族,这些领主是以战功和对子民的责任立身。

这个时候,北高卢早已不是那个罗马人记忆中的高卢了;当地认同已经渐渐取代对帝国的认同,甚至连语言都已经开始出现多元化分流的情况,拉丁语再也不是神圣语言了。而城镇的大量荒废与贸易的中断使得各地区之间更加隔绝,此时的高卢已经永远不属于地中海帝国,它利用罗马留下来的遗产,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切。

从此罗马是罗马,高卢是高卢。

阿非利加。

自从阿非利加努斯征服迦太基以后,富饶的北非就被纳入罗马体系,作为粮仓维系了意大利半岛500年的粮食经济。如果说小亚细亚是罗马最富有的税收来源,那么北非就可以说是整个罗马的粮食命脉,供养巨大的国家机器持续运转。早在汪达尔人入侵北非之前,帝国北境就已一片糜烂,野蛮人在不列颠和高卢遍地开花;再把时间往后推迟一点,汪达尔人和西哥特人已经深入帝国腹地,在北意大利和伊比利亚所向披靡。

背景交代完毕。

假设你是一个居住在乌迪卡的中产阶级学生,你的父母把出人头地的希望寄托于你,而你从小就 悬梁刺股,最终得到了一个前往罗马城深造的机会。正当你一边谦虚地说:“你说我一个北非的学生,怎么就到了罗马呢?”,一边欣喜若狂的收拾行李时,一个令你五雷轰顶的消息传来:汪达尔人的“矛之王”盖萨里克带领大军兵临城下。

你们不是没有准备:城里粮食与淡水充足,足够支持三个月的抵抗;在指挥官的带领下军队也士气高昂,城里所有人的抱着玉石俱焚的决心。然而在围城几个月以后,城里的食物不够用了,每条街道上都是饿殍遍地,指挥官战死在第一线;你目睹着汪达尔人在城外以令人绝望的速度一点一点烧毁着田地与农舍;遥远的仿佛在世界的尽头 传来的野蛮人故事突然就出现在了你的生活中,并将一切无情的打的粉碎。你挤在向东逃亡的难民潮中,扔下了背后那座已经化为废墟的故乡城市。

拉文纳的贵族们屈辱地签署了条约,将大半个北非割让给汪达尔人,如此,撒丁、西西里和科西嘉的沦陷已经可以预见,西地中海贸易再也无法接受罗马的保护,汪达尔人的刺刀对准了每一个繁盛的港口。帝国西部的贸易体系,被汪达尔人无情的打断,赖以生存的粮食产地西西里和北非也落入敌手。

如果说高卢和不列颠的失去无伤大雅,那么北非的陷落就是伤筋动骨了,没有了足够的粮食供应,罗马本土开始了粮食危机的恶性循环,随之而来的是政治动荡和领土分裂。不希望看到这一切的皇帝和大臣也无能为力,屡次出征均以失败告终。汪达尔人控制北非带来的最坏影响不止于此,整个西地中海的贸易体系崩溃了,西班牙和亚平宁之间再也不能畅通无阻,不同地域的隔绝程度大大加深,本土化和去罗马化速度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商业的衰落,对商业帝国罗马带来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大量城镇被荒废、大量人口退回蛮荒的情况。

所以现在我们已经得出了个结论:蛮族入侵,以及城镇荒废、人口流失是罗马灭亡的根本原因

除此以外,还有两个不可忽视的极为重要的原因。

原因一

罗马帝国的长期统一有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内部条件,即持续而通畅的区域间人口流动,一旦这一条件失去,罗马的统一则会难以维系。因为罗马本质上是一个马赛克式的帝国,各个区域并没有完全实现融合,必须保证人口的持续流通才能带动文化和商业的交流。任何一个地区一旦被从这个人口流动网络中割裂出去,该地区也将以极快的速度完成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上的去罗马化。

原因二

罗马帝国内部各区域之间的独立性相对较高,北非北撒哈拉和地中海包围起来;伊比利亚有比利牛斯山脉阻挡;高卢内部森林遍地,并且有阿尔卑斯山脉;萨丁、西西里和科西嘉是岛屿不必细说;不列颠有海峡隔绝。这样的先天地理条件预示了罗马在中央权威失灵,各地区进入自治状态的情况下很容易以天然存在的地理边界为界限而演化出一个个具备不同经济和文化面貌与地方性认同的区域政体。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向左向右看 关注

文章收藏:777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