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谱〉品评》 王根权 著 第二十讲 书论六篇极其分矣

青松

收藏于 : 2021-11-08 09:20   被转藏 : 4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从中国文字的诞生起,书法就伴随着文字的诞生而诞生了,并随着文字的成熟而成熟,随着文字的发展而发展,最终变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这门艺术如同魔法般吸引着中华子民历代的文人为之追求,为之努力,为之付出。但书法到底是什么?却很少有人能够说的清楚,道得明白。人们对书法的感觉:既简单又复杂,既熟悉又陌生,既好说又难说,既能说清又说不清。一句话:水中望月,镜中看花,既喜欢又迷茫。这就是中国书法的魅力,这就是中国书法自身的不成熟,这就是人们对中国书法认识上的不到位。                                                                   

人们对中国书法为什么会有如此的认识感觉呢?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书法理论。孙过庭三千七百余言的《书谱》,以“达其性情,形其哀乐”为主旨,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书法艺术。其《书家论》、《学书论》、《书牒论》、《运笔论》、《授书论》、《评书论》等六篇内容各自独立成篇,篇与篇之间又相互紧密联系,涉及到了书法艺术的方方面面,为学书人指引了一条认识书法、学习书法以及书法创作的成名、成家、成功的正确道路。如此珍贵的书法理论,不要说是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就在今天,依然显得珍贵。《书谱》是一部非常有价值、学书人非常需要的书法理论巨著精著,然而却被些所谓的书法艺术权威们视为“序文”,他们不读不解“序文”,他们要找所谓的“正文”。一个“序文”的标签,轻轻地将这部书法理论巨著撂到了一边,而有关中国书法艺术的各种理论阐述便由他们信口雌黄了。

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吸引了一大批学书人,一大批学书人又长期被少数所谓书法理论家忽悠着。一些所谓的书法理论家将大家忽悠了,他们所谓的《书谱》正文是瞎想的,所要寻找的《书谱》正文是不存在的。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孙过庭的《书谱》墨迹绝非《书谱》的序文,正是实实在在的《书谱》正文。

关于书法理论巨著《书谱》的内容分篇,孙过庭在《书谱》后记中说的清清楚楚:“今撰为六篇,分成两卷,第其工用。”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书谱》共分为六篇,考虑到文章太长,为了抄写学习的方便,将其分成两卷。学书者既可以通读,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从中选取某一篇章单独学习。如此清楚的说明,一些书评家、书论家竟然视而不见,不予理会,非要将《书谱》正文说成《书谱序》,仅就“唐孙过庭书谱序”哪个书签臆断,对《书谱》进行着许许多多的错读和误解,仅就《书谱》中的只言片语,不加分析,妄评罕议,“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给学书人以诸多的误导。今天,对照《书谱》后记,详读《书谱》全文,深深地感知孙过庭之《书谱》,书论六篇,极其分矣。内容详实,观点明确,是解读中国书法艺术的一部难得的好讲义。《书谱》全文三千七百余言,分为六篇七十章。六篇目录如下:

书谱卷上三篇三十一章

第一篇:书家论(六章)

第二篇:学书论(十八章)

第三篇:书牒论(七章)

书谱卷下三篇三十九章(含后记)

第四篇:运笔论(九章)

第五篇:授书论(二十二章)

第六篇:评书论(六章)

后记(二章)

《书谱》分篇各篇大意如下:

“书谱卷上,吴郡孙过庭撰”为标题,这是作者对书名、分卷及作者的介绍。

第一篇篇名《书家论》,内容六章。分篇:从“夫自古之善书者”起,到“子敬之不及逸少,无或疑焉”止。

篇意:孙过庭从纵向将历代书家进行了一番梳理比较,梳理比较后推出了四位书法名家:王羲之、张芝、钟繇、王献之。这四位书法名家虽说是书史上书评家们公认的,但书评家们只对四位书家给以了书名定位,却没有对这四位书法家各自的书艺给以清晰品评。四位名家书名的排名,既不按书法艺术的能力水平排,也不按各自所处年代的先后依次排列。而是在书法艺术能力水平与年代之间,以年代优先,书艺水平居后。在年代与官职之间,又以官职优先,年代居后。四位书法家的排名先后顺序是先官职,再时代,最后才是书法艺术水平,四位书法家的排名情况是:钟繇、张芝、王羲之、王献之。孙过庭认为这样的排名不科学、不合理、不公允,对后来的书评和学书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继承和发扬极为不利。故此,孙过庭对这四位书家的书艺进行了全方位分析比较,进行了客观的品评,分别指出了四位书家书艺能力水平的专博优劣。通过自评、他评、古评、今评,根据四位书法家各自的书艺水平予以了重新排名,排名结果是:王羲之、张芝、钟繇、王献之。孙过庭头脑清醒,面对历史书法名家,不盲目崇拜,不人云亦云。能够历史地品评,客观地品评,公正地品评,不隐其美,不避其恶。孙过庭站在对书法艺术负责的高度,对王献之为博取书名“耻崇家范”、“假托神仙”的虚假书法行为予以揭示,以正后来学书人之视听。通过对书家的品评,用发展的眼光看书法,提出了书法的发展史观:“古不乖时,今不同弊”。

第二篇篇名《学书论》,内容十八章。分篇:从“余志学之年,留心翰墨”起,到“导将来之器识,除繁去滥,睹迹明心者焉”止。

篇意:孙过庭通过自己学习书法艺术的实践,对书法艺术进行了深透的感悟,并将自己的认识体会传授给学书人。其内容包括书法艺术以及学习书法艺术的指导思想,即书法之旨:“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在这一书法艺术思想灵魂的指导下,对书法艺术的基本内容:点画、结字、谋篇、会意等,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比喻说明,并对书法艺术的这四项基本内容各自的具体内容、目标要求、学习练习思路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强调了书法艺术中的“形质”与“情性”;强调了书法学习中的“专”与“精”,“兼”与“善”的辩证关系;强调了书法艺术中的基本功练习和创作应用并重,即“工炉并运”的书法艺术创作主导思想;强调了表达表现书写情感和书写意境的“存精寓赏”创作目的等。所有这些,突出了一个观点:“书贵变化”。比如说,以往书论中关于点画基本功的练习,多突出强调要学谁,要像什么。孙过庭的《学书论》则不是这样,他指出:“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衂挫于豪芒”。孙过庭强调的是一点一画中运笔用意的变化。《学书论》一篇,还对学习书法的诸多误区和陷井进行了揭示,从而揭秘了学习书法艺术成功之秘诀:“极虑专精”,为学书人指出了一条正确、科学、便捷的学习书法的成功之路。最后,对影响书法创作的主观思想情绪,客观环境条件的适与不适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书法史上著名的“五乘五合”,以便于学书人创作时能对创作的主客观条件主动地捕捉把握,以达到创作的最佳艺术效果。

第三篇篇名《书牒论》,内容七章。分篇:从“当仁者得意忘言,罕陈其要”起,到“阙而未逮,请俟将来”止。

篇意:孙过庭对历代书法论著进行了考证分析,通过考证分析,得出了一个结论:“至于诸家势评,多涉浮华。莫不

外状其形,内迷其理”。以往在学书人中有影响的一些所谓的书法理论,多以玄学与神学为主导思想,话说的都很大,但却不好用、无法用,均没有深入到书法的实质性内容,不能解决书法中的具体问题,只是“徒彰史牒”“空著缣缃”,徒有书法理论之名而已,实质上“诸家势评”不是书法理论,充其量只能称作学习书法的启蒙读物。孙过庭虽说对以往的书法理论很失望,但其研究考证工作并未少作,也非多余。“外状其形,内迷其理”当是其最大的发现和收获。这一结论对今后书法理论的研究太重要了,当是孙过庭对书法理论研究的一大贡献。学习书法离不开书法理论的指导,研究书法理论,不能割断历史。如果没有孙过庭的这一研究发现,在学习书法时,对以往的书法理论还认识不清,很可能会犯一些低级的错误。将不是理论的东西当作理论对待,在研究书法艺术时用此解决解释书法艺术中的实际问题,则难免误入歧途。一味地寻找不是书法理论的所谓书法理论岂不白白浪费了时间。孙过庭的观点很明确,对以往“外状其形,内迷其理”的所谓书法理论只能批判地继承。最后指出:“阙而未逮,请俟将来。”意思是:真正的书法艺术理论现在还没有,只有等到将来了。这既是《书牒论》一篇的小结,也是为下一篇《运笔论》埋下的一个伏笔。

第四篇篇名《运笔论》,内容九章。分篇:从“今撰执、使、用、转之由,以祛未悟”起,到“包丁之目,不见全牛”止。

篇意:以 “执、使、转、用”四种基本的运笔法则和运笔意图为核心,“举前人之未及,启后学于成规”。书法的一切,最中都要落实到运笔中,“执、使、转、用”既是书法艺术实践的基本规范法则,也是认识书法艺术的一种思路和方法。孙过庭通过“执、使、转、用”四种基本的运笔法则和运笔意图,揭示出了书法艺术的创作规律和创作目的,“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孙过庭相信,“执、使、转、用”四种基本的运笔方法则和运笔意图是解释和解读书法艺术的一种科学的方法。通过“执、使、转、用”四种基本的运笔法则和运笔意图的运用,就能达到“达其情性,形其哀乐”的创作目的;掌握了“执、使、转、用”四种基本的运笔法则和用笔意图,就能够做到“编列众工,错综群妙”。并以王羲之六件传世书法佳作为例,说明“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在书法作品创作中的具体体现。最后强调,“执、使、转、用”四种基本运笔法则和运笔意图的应用,“亦犹弘羊之心,预乎无际。包丁之目,不见全牛。”精熟于“执、使、转、用”四种运笔法则和用笔意图,书法创作中便能做到充分地体现和表现自己的书写情感和书写意境,创作出“情深调合”的书法艺术作品。

第五篇篇名《授书论》,内容二十二章。从“尝有好事,就吾求习”起,到“得鱼获兔,犹 筌蹄”止。

篇意:孙过庭首先回顾了自己的授书实践体会,接下来分析了不同年龄段的学书者各自的学书优势和劣势,提出了“少而可勉”的授书理念。分析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风规自远”和“人书俱老”,明确了学书学什么,教书教什么。阐述了“偏工”与“尽善”的辩证关系,指出了临帖的方法要领,“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强调由浅至深从低向高循序渐进的“诱进之途”,最终达到“学宗一家,变成多体”这一学书目的。其间还讲授了书法艺术创作的要求和方法,“乍刚柔以合体,忽劳逸而分躯”;讲授了书法作品中“骨”与“气”的辩证关系。批评了书法学习中只求形式不求内容,“鼓努为力,标置成体”,为写字而写字的错误的“神情悬隔”的学习创作思想理念。告诫学书者不要一味地刻求突出自己所谓的书写特点、特色以及所谓的个人风格等,不要“独行”,不要“偏玩所乖”。

第六篇篇名《评书论》,内容六章。分篇:从“闻夫家有南威之容,乃可论于淑媛“起,到“岂可执冰而咎夏虫哉”止。

篇意:在这一篇中,孙过庭首先提出了书法评判品评中的主体问题,批判了“家有南威之容,乃可论于淑媛。有龙泉之利,然后议于断割”的评判品评个人专权的错误观念,明确了书法评判品评的主体是大众人群,大众人群具有这个能力。接下来孙过庭讲述了自己所做的两次书法评判品评实验,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揭示出了以往书法评判品评中的现象和实质。书法评判品评的现象就是“贤者改观,愚夫继声”,书法评判品评的实质就是胡评、乱评、瞎评、错评。评判品评的原则和依据不是客观的艺术标准,而是个人的主观臆断,评判品评的方法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拍脑袋”办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孙过庭想到了相马和音乐鉴赏中的“玄鉴精通”者,希望书法评判品评中能够出现像相马的伯乐和音律鉴赏中的蔡邕那样的鉴品行家的出现,而事实上是书法评判品评中“玄鉴精通”的伯乐和蔡邕并不多见。故此,孙过庭也就无奈了。但是孙过庭并未气馁,他向老子和庄子请教学习,认识到这实质上是一个“知与不知”的问题。对于那些不知者,不要埋怨他们,要对他们予以理解。只有让他们认识书法,了解书法,他们才能正确地对待书法,进而才能客观地评判品评书法。孙过庭将以往书法评判品评中的问题看清楚了,中国书法的评判品评没有客观的硬性标准,孙过庭将问题看得很准,将问题提出来了,但是却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只好留给了书坛的后来者,“庶传一家后进”解决这个问题。

后记,《书谱》最后单独的一段,内容两章。从“自汉魏以来,论书者多矣”至篇终。这是对《书谱》内容的总体回顾,重点交代了《书谱》的写作目的,《书谱》的内容结构,以及作者对《书谱》一书的价值希望,这也是作者对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希望。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