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问题分析-问题树

向左向右看 关注

收藏于 : 2019-01-11 13:49   被转藏 : 1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问题分析-问题树

 

 



问题分析中的第一步其实和问题的定义是完全连贯的,即细化问题的定义。在问题定义阶段我们仅仅给出现状和期望的差距即可,但是究竟是哪里的问题?问题的症状表现究竟分为了哪些方面?这些内容就属于问题定义的细化,由于在整个细化过程中就会设计到调查研究,我们需要调查研究,并根据收集回来的数据分析后才能够得出结论,这个过程其实就已经是问题分析的过程。





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去哪里?那么你可以选择任何一条路。分析问题的过程就是需要知道具体的目标,同时通过问题细化后给出结构化的问题定义。才能够达到互斥和综合无遗漏的定义目标。问题由几部分组成,一个是问题所作用的对象,一个是问题表象本身。这两者都存在问题分解和细化的过程,通过分解后才能够形成更加细小和容易解决的组件。比如讲我现在很难受,这个问题的作用对象是我,而我这个对象是可以分解的,即是生理上的难受还是心理上的难受,如果是身体上的是外伤还是内部的?内部的可能又涉及到具体哪个部位难受,这就是问题作用的对象的分解。另外问题本身的表象难受也可以进行分解,是焦虑,痛苦还是悲伤,如果是痛苦的是隐痛,阵痛还是酸痛?通过这两方面的分解后就基本清楚了如何对症下药,如何根据经验进行模式匹配。

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一般会采用鱼骨图进行问题根源分析,但同时对问题本身的分解和分析也同样重要。在这里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或逻辑树的方法对问题本身进行分解,分解后你才会发现问题的产生是由各种问题要素相互作用后才产生的,问题的表象是由各种小问题的表象共同聚合而成的。有了这个思路就有了动态系统观的思想,知道了问题本身远远比黑白是非要复杂的多,知道了解决问题不能片面的针对表像而忽视了整体。一个问题我们只要能够解决关键的问题要素就能够达到大家都认同的一个满意的结果,而这种分析后我们就容易采用2/8原则确定问题的关键要素,并有针对性的去设计数据收集,分析和调查方案和行动。

对于问题的分解我们期望引入系统思考的思路,即问题不是简单的进行逻辑分解就算完成,而是在问题分解为子问题和问题要素后必须要去考虑问题之间的交互作用。各问题要素之间存在着正负作用,而且作用力大小也不一样,如果去片名追求一个指标的最优而不去考虑对其他要素的影响,那最终结果往往是问题没有解决反而表现的更严重。

问题树的方法主要用在结构化问题分析上,因为有了问题树就清楚了整个问题的构成,就可以对问题展开全面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这无疑也增加了我们收集和分析数据的工作量,但由于做了全面分析可以保证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症结。而非结构化的方法往往并不需要很细致的进行问题分解,当问题产生后非结构化分析的方法首先是根据个人的经验先假设可能产生问题的分支和要素,再收集数据和通过分析去论证自我假设的正确性,这种方法在我们有较多的经验积累的时候往往更加有效。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向左向右看 关注

文章收藏:777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