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与慎德堂

青菜萝卜

收藏于 : 2019-01-10 14:25   被转藏 : 1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道光时期瓷器中,有一批器物底足处均以红彩侧锋楷书“慎德堂制”款的,这批器物与同时期书“大清道光年制”款的器物相比,制作同等精细,甚至还有过之。
署“慎德堂制”款瓷器,主要以彩瓷为主,如白地粉彩、绿地粉彩、黄地粉彩、红地描金彩、紫地粉彩等。也有少部分青花及单色釉瓷,如黄釉、白釉、绿釉等。其造型主要为生活用瓷,有瓶、尊、花插、盖罐、渣斗、碗、盘、勺、高足杯、花盆等多种器型。装饰题材以象征祥瑞的花草、鸟兽、人物为主,其他如云鹤纹、云蝠纹、云龙纹、灵芝水仙纹、缠枝莲花纹,花蝶纹、兰草纹、鸳鸯莲花纹、八宝纹、博古纹、五蝠捧寿纹、婴戏纹、八仙人物纹、十八罗汉纹等等,也是这批器物常见纹饰。这些瓷器究竟为谁所烧?是否为道光时期官窑产品?
道光皇帝与圆明园内慎德堂

查阅档案得知,慎德堂为圆明园内的一组建筑,它位于圆明园九洲清晏的西面,修建于道光十年(1830年),次年落成。它是道光皇帝在圆明园内的生活行宫,道光皇帝晚年主要在此生活并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驾崩于此。在传世的一幅《喜溢秋庭》画轴上,曾详细描绘过道光皇帝在慎德堂内的生活场景,画卷左上角钤“慎德堂宝”印一枚。由此是否可以推论,署“慎德堂”款瓷器是景德镇御窑厂特意为道光皇帝烧制的堂名款瓷器,是道光时期的一个官窑品种。
道光皇帝与其祖父乾隆皇帝,就其治国为政而言风格炯然有异,一个崇尚奢靡,一个主张节俭,当然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有所不同。道光元年十一月初八日,初登皇帝位的道光皇帝便颁发《声色货利论》一文,在文中他引用孔子的名言:“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表示出“为人上者要知稼穑之艰难,力崇节俭,返本还淳”的政治观点。道光皇帝在他所作的《慎德堂记》中,又反复强调了自己修建慎德堂的目地,是为“崇俭去奢,慎脩思永。”崇尚节俭虽然是清朝历代皇帝的基本国策,但道光以前历代皇帝的节俭内容大不相同,例如皇太极时,黄金只许造盘、盂、匙、箸等,而以黄金造于鞍、马辔等装饰就被视为不节俭,但是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不仅鞍辔多为金饰,还用大量黄金装饰宫殿及各种器物,甚至在瓷器上也多以金彩描绘,这些都不认为是不节俭。乾隆时期的节俭更特殊,他只要南巡时沿途接驾之物“勿踵车增华”。道光皇帝的节俭主要体现在宫廷用度上,《燕下乡脞录》一书内曾记载:“宣宗中年,尤崇节俭,尝有御用黑狐端罩,衬缎稍阔,令内侍将出,四周添皮,内府呈册需银千两,乃谕勿添。”对于建议兴建宫室园囿的大臣,道光斥之为“此乃我大清万世之罪人,即应立正典刑暴白天下”,并指出“试思府库之藏,来自何所耶?变其名色,分期出纳,又将谁欺乎!呜呼!乃是否民脂膏也”。
道光皇帝与“慎德堂制”款瓷器
在道光皇帝“崇俭去奢”思想下,景德镇御窑厂的生产规模较之前朝大大缩小,据《清档》记载,虽然此时官窑仍在烧造,所需费用仍同乾隆、嘉庆时一样,统由九江关的税银中报销,但实际花费也在大大减少,以这批署慎德堂款瓷器为例,虽然它是景德镇为道光皇帝特意定烧的器物,但品种较为单一,与乾隆时期华丽取巧的器物根本无法相比。在装饰题材上这批器物与当时署“大清道光年制”款器物相比,也少了几分龙凤呈祥的雍容繁缛,多了几分自然质朴的情趣,它们充分反映出道光皇帝在圆明园内生活的一个侧面。

山水人物纹饰山水人物题材虽然在乾隆粉彩中早就是主要题材,但在慎德堂款瓷器上自然山水中,画面上的人物多具有某种祈福求祥的色彩,故宫藏的一对(上图)白釉粉彩山水人物纹灯笼式瓶,可作为这类题材的代表作。此瓶腹部画面上远处山林叠嶂,近处山间小路上一老者与小童漫步其间。就是这样一幅隐逸山林、逍遥自在的生活画面,老者却手持悬挂葫芦的宝杖,小童手拿悬挂卐字的如意,祈求“如意万代”的吉祥之意自在不言中。画面中七彩祥云缠绕仙台楼阁的景致,更成为晚清时期粉彩山水绘画的固定程式。

类似这种山水人物题材,在慎德堂款瓷器中非常多,有些更直接以得道仙人为绘画主题。如一件(上图)白地粉彩扁方瓶,瓶体四面分绘八仙、和合二仙、福、禄、寿三星以及麻姑等众多仙人。在青山绿水间,在亭台楼阁下,如此众多的仙人祝寿图在乾隆粉彩上虽然也时有所见,但与乾隆时期相同题材画面相比,各位神仙被描绘得既超凡脱俗,又神情活现充满人情味,这也是慎德堂款瓷器绘画的特别之处。
婴戏图案这种图案自唐宋时期开始,一直是瓷器上的主要装饰题材,在道光慎德堂款瓷器中,同样占有相当大比例。如一件(上图)白地粉彩婴戏碗,外壁环绕绘画14个小童,在洞石花草间嬉戏。画面中小童虽神态各异十分活泼可爱,但小童们手中分别持有的萱草、佛手、寿桃、铜铃、爆竹、铜磬等物,在寓“吉庆有余”、“岁岁平安”、“荣华富贵”、“驱邪祈吉”之意同时,使天真无邪的婴戏图变成呆板老套的吉祥图案,这也是晚清时期婴戏图案的主要特点。在乾隆时期粉彩器上,婴戏图案早已成为吉祥图案中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既指此而言,但此风气在道光时期以至晚清一代尤盛,几乎所有瓷绘题材都是吉祥题材,这应该与道光时期社会背景有关。道光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特别是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当中国社会开始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之时,不仅清王朝国事呈衰败状,王权势力在逐步削弱,而且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尖锐。在如此社会动荡不安的环境下,人们所能作到的就是祈求社会平安,所以这种趋利避邪的吉祥图案便充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慎德堂款瓷器婴戏图案中,(上图)婴戏龙舟图案非常有特色,在一些盘、碗、瓶、罐等器物上均有这种图案。画面通常为一泓江水,远处层峦叠嶂,近处堤岸楼阁,水面上两只龙舟竞赛,岸上儿童摇旗呐喊,敲锣打鼓、燃放爆竹,场面十分热闹。婴戏龙舟图案自清代乾隆时期出现后,一直延续至晚清,在道光时期最为盛行,当时不仅瓷器常以此为饰,在木刻、年画上也经常出现。婴戏图案在慎德堂款瓷器上大量出现,也反映了皇家祈求家族兴旺子孙繁衍的愿望。满清王朝的皇帝,早年还可称子嗣兴旺,特别是康熙皇帝一生仅皇子就有35个,虽然仅有24个成年,在历代帝王中其子嗣之多也算屈指可数。乾隆皇帝虽然也不示弱生有17子,但其中早殇7子,出继2子,在乾隆生前没有活过他的又有6子,待他当上太上皇时仅剩4子,所以皇族子孙不兴旺自乾隆时便开始显现。道光皇帝虽育9子,除去早殇、出继外,成年皇子也仅有5人。其后一代不如一代,至咸丰时咸丰皇帝仅有一子成活没有其他儿女。同治皇帝、光绪皇帝更为凄惨,死后均无子嗣。在这样一种境况下,祈求家族子嗣兴旺,皇权绵延万代,成为宫廷重要祈福内容。
花卉纹饰署“慎德堂”款的瓷器,除山水人物、婴戏图案外,花卉图案非常多,这是由于慎德堂是在圆明园内,道光皇帝又常年生活在此,所以署慎德堂款的瓷器以花卉图案居多不足为奇。清人赵汝珍在《古玩指南》一书中说:“道光皇帝,夙以俭称,即位之初,首裁宫内脂粉费数百万两,对于瓷器亦力求俭抑,故亦无多精品,惟瓷器绘草虫,以此时为盛,其他无述者”。以故宫博物院所藏慎德堂款瓷器来看,情况确如赵汝珍所述,如(上图)一件粉彩双耳瓶,腹部白色釉地上绘三组洞石、灵芝、兰天竹、兰花等纹饰,构图疏朗,花卉描绘细腻逼真,色调淡雅,虽然这是吉祥图案中常见的纹饰,但平实的笔触中透出几分自然野趣。另一件(图6)粉彩花盆,盆口呈四瓣海棠花状,斜壁,底平坦,下承四个如意云头形足。花盆通体施白釉,外壁绘四组折枝海棠花。此花盆精美之处在于造型与纹饰相协调,因为海棠花的“棠”字谐音“堂”,所以又有富贵满堂,金玉满堂之意。
“慎德堂制”款瓷器中的茶碗
道光时期宫廷内外盛行饮茶之风,各式茶碗、茶壶、茶盘、茶托等饮茶器皿大量出现,但是目前在故宫博物院所藏署“慎德堂款”茶具中,仅见茶碗一类,且以粉彩居多,这或许因为慎德堂在圆明园内,大量使用过的器物随圆明园的废弃而遗失,宫内仅有少量遗物,故不能代表其全貌。

这批藏品虽然有些是宫内旧藏,有些是建国以后陆续收购而来,但仅就茶碗而论,造型依旧十分丰富。如一件(上图)旧藏茶碗,盖为覆盘式、圈形抓纽,盖大于器身,碗直口、直壁。另一件收购的(上图)茶碗,盖则为覆盏式,圈形抓纽,盖小于器身,碗敞口、斜壁,这种形制的茶碗在一些署“大清道光年制”款的器物中较常见,它说明道光时期的茶碗样式很多。不管茶碗形制如何,在盖底及器物底部均同书一样的款,是这批瓷器共有特征。
署慎德堂款的茶碗由于制作精美,它不仅为道光皇帝的御用之瓷,而且也为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皇帝珍爱,据清室缮后委员会记录,当年在溥仪出宫之时,养心殿内就曾摆有一对署慎德堂款的粉彩莲瓣纹盖碗,此外在茶库、静事房、承前宫、斋宫、成肃殿等处也有此类盖碗摆放,足以见其不同寻常的殊荣。(上图)
其他时代署“慎德堂制”款瓷器
目前在传世品中属于帝王专用,能够与文献记载相对应的堂名款器物发现得很少,同一堂名款的器物也很少,而“慎德堂制”款的器物传世品数量却很大,以故宫博物院藏品为例就有30—40件之多,加之有确切文献记载,所以历史价值很高。
清代署“慎德堂制”款瓷器并非道光一朝,在故宫博物院藏品中有几件康熙瓷器也署有此款,如一件青花缠枝莲碗底也书“慎德堂制”,一件青花凤凰牡丹纹碗底则书“慎德堂博古制”,另一件青花牡丹碗底书“慎德堂仿古制”,这几件瓷器可能仅是康熙时期一般的堂名瓷器,远非道光时期“慎德堂制”瓷器可比。
“慎德堂制”款瓷器的后仿品
由于慎德堂款瓷器在道光一朝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它在晚清乃至现在的文物市场的价值一直居高不下,清人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就谈到:“亲贵中雅制之品以‘慎德’、‘绍闻’、‘觯竹’为最有名,‘慎德’瓶类近极罕见,有之则价值甚昂”。光绪时期仿道光“慎德堂款”瓷器有瓶、盘等器,民国时仿有天蓝釉、粉青釉、粉彩等器,虽然这些器物在造型、胎釉上,都具有晚清时期制瓷风格,但是在款识上容易看出破绽。道光御用器中的“慎德堂制”瓷器,款识均为楷款,以侧锋书写,笔道如刀尖斜刻一样有力,字体秀丽,仿款则笔锋圆纯无力。
瓷器上的堂名款是瓷器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以其特有的形式构成各个时期鲜明的时代特色,并可以弥补文献记载之不足,在宫廷史方面它还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帝王的真实生活。







----------------------------------------

扫一扫 关注“打眼”



-------------------
打眼 出品 ?
-------------------








谈历史、说文化、论收藏
主人微信号:leewinston
备注'打眼',纯属公益交流,商业勿扰

-----------------------------------------------------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青菜萝卜 关注

文章收藏:5048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