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东陵内葬人物介绍

沙场漫步

收藏于 : 2019-01-09 12:16   被转藏 : 1   

清东陵内葬人物介绍


孝陵:
共葬三人: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孝康章皇后、孝献端敬皇后。
顺治皇帝,名爱新觉罗•福临,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母亲为孝庄文皇后,崇德八年二月十六日继位,由叔父多尔衮和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年仅24岁的顺治帝死去,死后火化。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是康熙帝的生母,都统佟图赖之女。幼年入宫,册封为妃,15岁时即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生皇三子玄烨,康熙元年十月二十七日,被尊为慈和皇太后,二年二月初一日皇太后崩,年24岁,六月初六日,与世祖一同入葬,谥号为“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天育圣章皇后”。
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内大臣鄂硕之女。生于崇德四年,18岁入宫。董鄂妃原是一位满洲军人的夫人,这位夫人因与皇帝有勾结而被自己的丈夫申斥,而这位军人也因此遭到皇帝的羞辱,不久死去,董鄂氏便被纳为妃。这位军人就是顺治帝异母弟和硕襄亲王博穆博果尔。董鄂妃在顺治十四年十月生皇四子,不久夭折,她的精神受到打击,于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死去,被追尊为皇后,康熙二年二月二十七日暂安于黄花山,六月六日袝葬孝陵地宫,谥号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卒年22岁。
清初,保留着满族入关以前的埋葬习俗。一是火化制度,孝陵地宫中埋葬的一帝二后全部火化,所以孝陵地宫为三坛骨灰。二是殉葬制度,顺治帝死后,妃董鄂氏殉死,被追封为贞妃,初葬黄花山,后迁入孝东陵。另外,还有男奴傅达里殉葬,死后谥忠烈,葬在陵区外许家峪东,称贞臣墓。孝献端敬皇后殉葬人30名,有女官和太监,葬地不详。

景陵:
地宫内共葬有六人:圣祖康熙皇帝和孝诚、孝昭、孝懿、孝恭四位皇后及敬敏皇贵纪。
康熙皇帝,名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入关后第二帝,清世相第三子。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生于景仁宫,母为佟佳氏,即孝康章皇后,玄烨八岁继位,康熙六年,14岁时开始亲政,在他统治期间,清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盛世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康熙帝在位61年,于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死于畅春园,享年69岁,是清朝,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庙谥全称为“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勤政爱民,平定三藩叛乱,收复台湾,出兵击退盘踞在我国黑龙江流域雅克萨城的沙俄侵略军,遏制了沙俄对华的侵略野心。他曾多次平定边疆地区少数民族部分上层分子分裂祖国的叛乱。玄烨注重农业,大力治理河患,努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热心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在文治武功上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素有“康熙大帝”之美誉。他本人虚心好学,多才多艺,天文地理、诗词歌赋、书法算学都比较精通。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辅政大臣索尼孙女。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因生育皇二子允礽,难产而死,终年22岁,谥号为“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悔敏俪天襄圣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辅政大臣遏必隆之女。康熙十六年八月立为皇后,十七年崩于坤宁宫,谥号为“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钦天顺圣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领侍卫内臣佟国维之女。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十日死,谥号为“孝懿温诚端仁宽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顺治十七年生,雍正帝生母。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崩,终年64岁,谥号为“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此外,景陵地宫中还祔葬有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开创帝陵地宫中祔葬皇贵妃的先例。


裕陵:
裕陵地宫内葬有六位帝后妃:高宗乾隆皇帝,孝贤、孝仪二皇后,慧贤、哲悯、淑嘉三位皇贵妃。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是清朝中期的著名君主,雍正帝第四子。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雍正元年八月十七日被立为皇储,他25岁(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即位。在父、祖文治武功的基础上,奋发有为,勤于政事。政治上,继续平定国内叛乱,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加强民族团结并大力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在经济上,减免赋税,兴修水利,屯田开荒。在文化上,提倡汉学,编纂大量图书。在他统治期间,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把“康乾盛世”推向了顶峰。他在位60年,又当了三年太上皇帝,享年89岁,是我国封建社会寿命最长、掌实权时间也最长的皇帝。嘉庆四年九月十五日葬入地宫,谥号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孝贤皇后,富察氏,生于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死于东巡途中,年仅37岁,乾隆十七年十月二十七日,葬入地宫,谥号为“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顺辅天昌圣纯皇后”。
孝仪纯皇后,魏氏,生于雍正五年九月九日,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卒,享年49岁,嘉庆帝生母,谥号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
此外,裕陵地宫内还祔葬有慧贤皇贵妃、哲敏皇贵妃、淑嘉皇贵妃。

定陵:
内葬文宗咸丰皇帝和孝德皇后二人。
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l—1861),道光帝第四子。生于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日,母亲为全贵妃,即后来的孝全成皇后。道光二十六年六月十六日,依家法被秘密立为太子,道光三十年正月二十六日即位,时年20岁,在位11年中,国家始终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他逃到热河,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死于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年仅31岁。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三日葬入地宫。
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其实她生前未做过皇后,道光二十七年二月,道光帝下旨,封萨克达氏为皇四子奕詝的嫡福晋,第一二年二月二十七日,行成婚礼,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二日病逝。咸丰帝即位的第二天,下旨追封为皇后,同治四年与文宗同日葬入地宫之中。

惠陵:
内葬穆宗同治皇帝和孝哲皇后二人。
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咸丰帝长子。生于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其母是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文宗病死后,六岁的载淳即位,由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同治帝成为傀儡皇帝。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病死于养心殿,年仅19岁。光绪五年三月二十六日,葬入惠陵地宫。他是清朝最短命的皇帝。
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生于咸丰四年七月初一日,比同治帝大两岁,其父为同治四年的状元崇绮。同治帝死后,阿鲁特氏也于光绪元年二月二十日死去,与同治帝同日葬入地宫。

昭西陵:
内葬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本布泰(1613—1687),蒙古族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她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庄妃,是顺治帝的生母,康熙帝的祖母。天命十年,博尔济吉特氏嫁给比她大21岁的皇太极,那年她才13岁。崇德元年七月初十日,被册封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临,皇太极死时,庄妃只有32岁。她6岁的儿子福临继承皇位,庄妃被尊为皇太后。康熙初年晋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死去,卒年75岁。孝庄文皇后曾辅佐过两代幼主,即顺治、康熙,为清朝初年政治、军事的巩固和发展,为清朝经济和文化的全面振兴,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史家誉为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翊天启圣文皇后”。

孝东陵:
孝东陵共葬有一位皇后、七位妃、十七位格格、四位福晋,这29位后妃嫔御,都是顺治皇帝的后宫妻子。
墓主人为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1641—1717)。蒙古族人,崇德六年十月初三日生,顺治十一年六月被册封为皇后,顺治十八年皇帝死时,她年仅21岁,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初六日,病逝于宁寿宫,享年77岁,当了57年皇太后。她是清代当皇太后时间最长的一位。谥号为“孝惠仁宪端懿慈淑恭安纯德顺天翼圣章皇后”。
由于清初宫闱草创,典制未备,皇帝的一些侍妾也称格格、福晋。到了清朝中期,后妃制度日臻完善,后妃等级、名号、称谓上的混乱现象才得以杜绝。

普祥峪定东陵:
内葬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1837—1881)即慈安皇太后,俗称东太后。满洲襄黄旗人。生于道光十七年七月十二日,比咸丰帝小6岁,初入宫侍文宗潜邸,咸丰二年二月封贞妃,五月晋贞贵妃,六月奉旨立为皇后,时年仅16岁。咸丰十一年七月,咸丰帝死去,25岁的慈安被尊为皇太后,她与慈禧太后一起发动了辛酉政变,夺取了政权,曾与慈禧在同治、光绪年间两次垂帘听政达20年之久。同治帝死后,她与慈禧一道拥立年幼的载湉即位,是为光绪帝,继续垂帘听政。光绪七年三月初十日,暴亡于钟粹宫,终年45岁,谥号为“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

菩陀峪定东陵:
内葬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1835—1908)即慈禧皇太后,俗称西太后。她本是咸丰帝的一名贵妃。生于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死于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姓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安徽徽宁池太广道惠征之女。咸丰元年大选秀女,那拉氏中选,于咸丰二年五月初九日入宫,时年18岁,封兰贵人。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生皇太子载淳,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六日,咸丰帝崩,载淳即位,那拉氏被尊为慈禧皇太后。她勾结慈安皇太后(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夺取大权,垂帘听政。同治帝死后,她拥立载湉即位,继续垂帘听政,是同、光两朝的实际统治者,掌实权达48年之久。光绪帝死后,她又立年幼的溥仪即位,第二天,她便死去了,终年74岁。宣统元年十月初四日入葬地宫,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
在她统治前期,一方面拉拢满汉勋旧贵族势力,另一方面又支持洋务派走靠西法强国之路。她利用汉族地方武装,同时又借助洋人力量,镇压了太平军和捻军,使清朝统治得到了相对稳定,出现了所谓的“同治中兴”。在中后期,由于外国的侵略扩张,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割地赔款,加速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化进程。慈禧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扼杀了“戊戌变法”,扑灭了义和团烈火。到晚清,迫于形势,她也采取了一些立宪新政之举。慈禧作为一个女人,垂帘听政、统治中国达48年之久,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景陵皇贵妃园寝:
内葬康熙帝的悫惠皇贵妃和敦怡皇贵妃。给这两位妃子单独建园寝在清代是一个特例。因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弘历(乾隆皇帝)在宫中生活期间,得到了她俩的精心照料,而这两位妃子在乾隆年间仍健在,所以乾隆皇帝为表示自己的孝道,回报她俩的抚育之恩,不仅为她俩单独修建园寝,而且大大展拓了陵寝规制。

景陵妃园寝:
景陵妃园寝是康熙帝的妃墓。康熙二十年初建时,称妃衙门,雍正五年尊为妃园寝。
景陵妃园寝内葬49人,其中贵妃1位,妃11位,嫔8位,贵人10位,常在9位,答应9位,皇子1位。这些人均各自为券(余有1个空券),其葬位按生前地位而定,地位高者在前,居中,地位低者在后,列两侧。该园寝是清代内葬人数最多的妃园寝。
温僖贵妃,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太师果毅公遏必隆之女,孝昭仁皇后的妹妹。康熙二十年(1681年)册为贵妃,二十二年(1683年)生皇十子,二十四年(1685年)生皇十一女。三十三年(1694年)十一月初三日卒,谥曰:温僖贵妃。三十四年(1695年)九月初八日入葬。

裕陵妃园寝:
     
内葬乾隆帝的死后被贬的乌喇那拉皇后和35位妃嫔。
纯惠皇贵妃苏佳氏,生皇3子循郡王永璋、皇6子质亲王永瑢,乾隆25年4月19日去世,葬入地宫。
皇后乌喇那拉氏,是高宗的第二位皇后,乾隆30年随高宗南巡时失宠,当即被遣返回京,乾隆31年7月14日,崩,仅以皇贵妃礼葬入地宫,居于纯惠皇贵妃左侧,享殿祭飨时,还不给她准备祭品。

宝城东西两侧及后面
分散建有宝顶34个,分作五行:
南起第一行葬2位,从东往西分别是颖贵妃巴林氏(嘉庆5年卒,年70岁)、婉贵妃陈氏(嘉庆12年卒,年92岁)。
往北第二行葬7位,从东往西分别是容妃和卓氏(即传说的香妃,维吾尔族人,乾隆53年卒)、豫妃博尔济锦氏(乾隆38年卒)、忻贵妃戴佳氏(乾隆29年卒)、庆恭皇贵妃陆氏(乾隆39年卒)、舒妃叶赫那喇氏(乾隆42年卒,年50岁)、愉贵妃珂里叶特氏(生皇5子荣亲王永琪,乾隆57年卒)、循贵妃伊尔根觉罗氏(嘉庆2年卒)。

裕陵香妃地宫
往北第三行葬9位,从东往西分别是敦妃汪氏(生皇10女固伦和孝公主,曾因擅杀宫女被降为嫔,嘉庆11年卒,年61岁)、芳妃陈氏(嘉庆6年卒)、恂妃、慎妃、仪嫔、诚嫔、怡嫔、恭嫔、白贵人。
往北第四行葬11位,从东往西分别是金贵人、宁常在、新贵人、福贵人、张常在、秀贵人、揆常在、瑞贵人、慎贵人、武贵人、平常在。
往北第五行葬5位,从东往西分别是寿贵人、顺贵人、陆贵人、鄂贵人、晋妃富察氏(道光2年卒,是最后一位葬入妃园寝的人)。

定陵妃园寝:定陵妃园寝共葬有咸丰帝的15位妃嫔,其中皇贵妃2位、贵妃2位、妃4位、嫔4位、常在3位。

惠陵妃园寝:内葬同治皇帝的4位皇贵妃。
园寝内葬有四位皇贵妃。在陵寝的后院,共有四个宝顶。第一排只有一个大宝顶,里面葬着淑慎皇贵妃,她死于光绪三十年正月二十八日,为本园寝最早入葬者。第二排有三个宝顶,自东而西依次葬有:恭肃皇贵妃、献哲皇贵妃、荣惠皇贵妃。三位皇、贵妃中,荣惠皇贵妃和献哲皇贵妃于民国二十四年(即1935年)二月十一日同日入葬,为本园寝最后一批入葬者。这四位皇贵妃,身份虽然一样,但地宫构造却大不相同,淑慎皇贵妃的地宫石券,结构复杂;其他三位的地宫则为砖券,结构简单。

公主园寝:内葬宣宗道光皇帝的2位公主和2位皇子。
端悯固伦公主为道光第一女,其生母为潜邸继妃佟佳氏,即孝慎成皇后,生于嘉庆十八年(1813年)十月初二日酉时,死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十月二十日,年仅七岁,追封为郡主,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九月追封为端悯固伦公主,道光七年(1827年)入葬。
二公主为道光帝第二女,其母为祥嫔钮禄氏,即祥妃。道光五年(1825年)正月十三日生,同年七月十四日死,仅活半年,没有封号。二阿哥奕纲,为道光帝第二子,生母为静嫔,即孝静成皇后,道光六年(1826年)十月二十三日生,七年二月初八日死,不足两岁。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咸丰帝追封为顺郡王,谥曰:和。三阿哥奕继,为道光帝第三子,与二阿哥同母所生,道光九年(1829年)十一月初七日生,十二月二十八日亡,仅活了一个多月。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咸丰帝追封他为慧郡王,谥曰:质。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沙场漫步 关注

文章收藏:4638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