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徕卡 徕卡相机的百年发展历程(上)

虎礁之恋 关注

收藏于 : 2019-01-05 20:51   被转藏 : 1   

导言:上个世纪初,一个人的天才加上另一个人的智慧,造就了世界上第一台35毫米相机。奥斯卡·巴纳克追求不断完美的敬业精神和恩斯特·徕兹勇于承受风险的非凡勇气成就了35毫米相机直至今日。今天,徕兹的家人都已离开了我们,但它们的音容似乎永远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每当人们拿起LEICA相机时,就会感到它是LeitzCamera。从上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至今的漫长岁月中,徕兹和徕卡经历了无数波折、坎坷和变革,但有一点没有变化,德意志人的执著使他们的产品始终追求光学设计和加工精度的极限。徕卡公司有自己的信念,不会简单地随波逐流,也许正因为如此,徕卡产品一直受到摄影人和收藏家们的爱戴和尊重,在这些人的眼中,“可乐标”这颗享誉全球的红色标记,始终是至高至尊的。


 

        德国徕卡照相机是135相机的鼻祖,是它建立了24x36毫米胶片的格式,从上个世纪初开始,至今已跨过了102年。这种规格的相机一直是摄影界和无数的使用者的专业主流产品。它轻巧、方便、实用。它的出世带动了摄影技术和应用的快速普及。有了它,人类社会的许多历史纪录得以实现。当今,摄影器材制造业高度发达,应用技术的相互借鉴轻而易举,用各种材料合成的照相机在大规模生产线上利用机械手的帮助轻松地完成了它们的组合,平均每半年就会有一个“花样”翻新出现,展现在世界市场上的各个角落,层叠不穷,源源不断。

        回溯到35毫米相机的摇篮时代,那时产品的生存和发展是艰难的。没有借鉴,一切要靠自己去想、去闯、去创造。


上个世纪初这里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35毫米照相机

        重温35毫米相机的发展历史,我们应当首先怀念德国数学家卡尔·克耳纳(Carl Kellner,1826-1855)。

        1849年,23岁的克耳纳建立了“克耳纳光学研究所”,倾心研究新型的无畸变的消色差光学产品。他成就地设计出无畸变的消色差目镜(后人称克耳纳目镜)并生产出品质出众的单筒望远镜和显微镜,事业上开始有了起色,但初期的过渡劳累使克耳纳英年早世,时年29岁。


克耳纳光学研究所

        恩斯特·徕兹是这家企业后来的合伙人。身为工程师,他负责控制产品加工公差的精度,这项工作展现了早期的他对产品精密程度的意识。1869年,企业的另一重要的合伙人相继去世,徕兹先生开始承担了企业继续发展的重任,并从此成为企业的领头人。那一年,公司更名为:恩斯特·徕兹光学研究所。初期,一切都很困难,公司单件加工的生产方式需要改革,资金、市场、人员都面临着考验,紧接着的普法战争又一度加剧了公司的困境。在那些年代里,徕兹先生不断克服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在他的卓越领导下,生产和销售日益扩大,稳步向前发展了四十五年,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公司的业务再次中断。


恩斯特·徕兹I (1843–1920)

        企业最初的二十年,销售数额累计仅1,000件左右。到1910年代的初期产量已达150,000件。用于光学领域的产品种类日益扩展,幻灯机(亦可称为投影仪)、双筒望远镜和许多新的其他科学仪器加入了徕兹公司的产品行列。早在1887年,徕茨公司聘用了一位数学专家卡尔·美兹,着手自行设计完整的镜头体系,使得徕兹公司在光学设计和精密机械加工方面处于业界领先的显赫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奥斯卡·巴纳克先生早先在德国的另一光学巨子蔡司公司工作,那里他结识了一位好朋友,当时他的朋友正在研制一种新型的电影胶片幻灯机,可以逐格静止播放胶片中的画面。但是他的产品项目未能得到公司的支持,毅然离开蔡司投身徕兹公司,不久便在徕兹公司完成了米绍幻灯机的设计和生产。当时徕兹也需要再有一个谙练机械的专才,巴纳克的这位老朋友立即将巴纳克的情况介绍给了徕兹先生。尽管那时巴纳克的身体并不好,一年中要有一、两个月的时间不能上班,但是徕兹先生毅然决定雇佣这位才子。


巴纳克当年的工作台

        1911年1月1日,巴纳克来到徕兹公司,是年32岁。首先他被安排设计加工镜片的钻石车床,后来公司要他做一台摄影机,用所拍摄的(电影)胶片检测米绍幻灯机的操作性能。巴纳克从小就喜欢绘画,后来又爱上了摄影,干这项工作正合他的意愿,工作极有成就,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已成为部门主管。当时的电影胶片每一批的感光速度均不一致,又没有可靠的测光表,为了避免对60米长的电影盘片曝光不当,巴纳克在1913年决定自己做一个使用同样电影胶片的小型“胶片测试装置(即后来称之为的Ur-Leica)”。


Ur-Leica

        先用它对计划使用的胶片做一些拍摄测试,从中确定该批胶片的实际特性。早年他已开始喜爱摄影,身体不好的他更加饱尝了携带大型摄影器材到处奔走拍摄的辛苦。早在1905年,他曾在一张130x180毫米的平板胶片上用分区遮挡的方式试拍了15到20张小图像,然后做分割放大。由于平板胶片的颗粒太粗,局部放大后无法满足使用的需要。


13/14年威兹勒 摄影:巴纳克

        这一次在威茨勒,他想到了用将电影胶片加宽一倍的做法实现他以前的念头,而且2:3的比例比较适合人眼对图片的观赏习惯,这样,24x36毫米的摄影胶片格式由此产生了。巴纳克当时做出了两台可装入这种规格胶片的“胶片测试器”(一次大战之后,巴纳克又制作了一台,称为3号机),它们是日后风靡全球的135相机的最早雏形。直至今日,它的基本操作原理仍被各种照相机继续采用。


Ur-Leica #2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4年春,徕兹先生的儿子徕兹II去美国出差期间曾用这种“相机”拍摄了大量图片。从产品消费者的意义上讲,徕兹II先生本人是徕卡相机用户的第一人。不久,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期间,巴纳克手中的那台小相机一直与他相依为伴,有时甚至用它为农民拍照以换取食物。几年的相处使用,巴纳克发现了相机的原设计方案中的不足之处,他个人开始计划改进设计方案。战争结束后,徕兹工厂逐渐恢复了生机。相机经过改进设计之后先后装配了一批样机,之后被称其为徕卡0型相机(国内有人习惯称作0号机是不严谨的)。工厂为这批样机预留了第100号至第130号的31个产品序号(100号以前没有相机)。由于之后的二次世界大战等其他多种原因,样机实际制作数量的准确记录未能保存下来。当时这批0型相机的机型设计并不完全一样,主要是为了结合实物进行分析研究,再经多方验证,从中选定企业未来发展的正式产品。名称方面,经过多种方案的探讨和筛选,最终确定在LEItz CaMera(徕兹照相机)两个单词的首发音节中的字母组合既“LEICA”作为产品的正式名称。在这批0型号样机中有些为了研究和改进的目的曾被重新拆装过,多数已流散世界各地。


1914年纽约  摄影:徕兹II

        现已知的号码有101、103、104(另有材料说明116保留在徕卡工厂。可能两个号码都对,因为据说在六十年代徕卡公司丢失了一台0型机)、105、107、109(曾为柯达公司创始人乔治·伊斯曼收留,现存放于伊斯曼博物馆)、110、112、113、114、116、118、119、121、122、128和129 共17台,目前大多均为个人收藏。


部分0型机

        决定是否正式生产这种小相机是徕兹公司历史上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在这一问题上,公司董事会经历了历史上“最长的一天”。董事们正反两派各抒己见,僵持不下。反对方提出了许多否定投产小相机的意见,除了对小底片型相机的发展前景持有疑虑之外,其中还另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们的一些销售商当时为买期保值的目的积存了大量摄影用的玻璃干版片,以防通货膨胀。如果生产出可以使用35毫米胶片的优质小型相机,价格便宜的35毫米规格的胶片定会有很大市场需求,而已买入的现有规格的摄影干版必然面临着巨大的库存的和销售损失。无休止的争持似乎难以终结,徕兹II先生决定打破僵局,毅然表示:我们将生产这种相机。在今天徕卡公司厂区南侧,保留当年的会议旧址和纪念牌着有一座当年的小楼,墙面上镶嵌着一块牌匾,上面的声明书就如下:恩斯特·徕兹二世于1924年在此地做出了生产奥斯卡·巴纳克设计的徕卡照相机的决定。


徕兹II 1871-1956


当年的会议旧址和纪念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年,徕卡相机既投入试生产,12月份已有少量相机开始向用户交货。但正式开始投产时间一般被认定为1925年,在那一年的春天,徕卡相机首次在莱比锡博览会上向社会公众亮相,在这次展会上,许多观众对尺寸如此小巧的照相机感到惊奇,但也有许多观众对它的可用性表示怀疑。


1925年莱比锡博览会的宣传文档

        综合多方面的建议,巴纳克改进了相机功能部件的设计,并且把质量保证放在第一位。这样的产品售价较高,但物有所值。如此因素决定了徕卡相机在一开始就是一个一定能够走向成功的产品。徕兹II先生在决定是否生产这种小型相机的会议上表示:We'll take a risk(我们将承担这个风险)。经过德国人特有的的严谨、细致的组织工作后,公司以谨慎地方式正式开始了产品的生产。第一年仅生产了(有报导的)857台照相机,均为Leica I (A)型。首批正式产品序号从第131号开始。1926年,产量增加了近一倍,共计1,585台。下一年,I(A)型产量又增加了一倍,年产量已达3,164台。再下一年,产量又有成倍增长,单年产量上升至7,550台。到32年徕卡II型问世时,徕卡公司第一轮的I型综合机型的产量已超过70,000台。这里值得提到的是,当年的0型相机的快门布帘只有一片,过片时为了防止漏光,须将镜头临时遮盖一下。在徕卡正式投入市场的相机中已经安装了两片控制曝光的布帘,两片布帘并非同时动作,之间的缝隙宽度决定着胶片的曝光时间,这一精巧的快门工作设计是奥斯卡·巴纳克发明的专利。徕卡早期的竞争对手是蔡司相机,由于徕卡产品的设计受到专利保护,蔡司必须用其他方式解决快门曝光问题。结果是没有其他办法能像徕卡的产品设计那样简单可靠,无疑这使蔡司相机的早期发展受到严重障碍。


早期的柯达克罗姆胶卷包装

        自从小巧便携的徕卡相机投放市场以后,由于加配素质优异的镜头能够拍出成像品质很高的照片,市场对这种静止图像的摄影照片的需求越来越大,其应用性远比用于一般要求的电影片要广泛得多。由此原因,用于35毫米相机的摄影胶片得以发展和迅速推广。在这一方面,徕兹公司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初期,徕兹公司为徕卡相机寻求为其匹配的最佳胶片,提出了许多品质方面的要求,以致后来一些胶片生产厂家将他们最优质的产品上一律标明:“徕卡胶卷(Leica Film)”。当时,徕兹家族的人多次往返德美之间,他们与柯达公司的技术人员共同探讨35毫米胶片的生产和使用问题,特别是当开发出柯达克罗姆胶卷时,徕兹先生的孙子亲自将其成批地带回德国,使用后寄回美国冲洗,冲洗后再由美国寄回德国。当时他们的这些传递工作是由靠德国发明制造的齐柏林飞艇帮助完成的。


借助齐柏林飞艇运送冲洗交卷

        在此一年前左右,阿戈发(Agfa,另译爱克发)公司曾研制了一种特制的黑白胶卷,如果在镜头前加装徕兹/阿戈发三原色滤镜拍摄,这种胶片可以生成彩色效果。胶片本身经过显影和反转处理做成黑白正片,可以直接在屏幕上投影,如果使用配套的三原色滤镜,在屏幕上可以产生彩色影像。能够实现这一点还需归功于徕卡当时的大光孔镜头(如73mm/f1.9海克特镜头和50mm/f2苏玛镜头),只有这种高通光量的镜头才可使用密度较大的三原色滤镜。后来因为柯达克罗姆胶卷的出现,使得这种特制的黑白反转片退出了市场。应当说,徕卡相机和柯达胶卷在市场上的发展是互相促进的。三十年代中期的彩色胶片速度都比较慢,促使了徕卡发展大光孔镜头;而徕卡相机在此10多年前已确定了35毫米胶片的使用规格和之后阿戈发适用产品的出现也推动了柯达公司加快发展柯达克罗姆胶片。


徕兹公司早期生产的幻灯机ULEJA

        早期的标准幻灯片的规格是90毫米x 90毫米,投影设备的体积又大又苯,难以普及。那时徕兹公司研制出了35毫米黑白胶片幻灯机,小尺寸的底片可以产生出色的图像品质。这一结果吸引了胶片厂家追随发展黑白和彩色正片,而一般用途的彩色负片的发展是许多年以后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然“LEICA”字样已成为产品的正式商标,但一直在很长时间内仅在机壳顶盖上刻制“Ernst Leitz Wetzlar” 和“D.R.P.”(德意志帝国专利)字样以及本机生产序号(同样的序号也会刻制在机内的一些部件上,已供查证这些部件之后是否经过修理或更换)。

        1930年1月18日,徕兹将家族公司改为有限责任公司(GmbH),而这一字样也没有印制在当时的相机上。二战之后,徕卡公司开始将公司字母刻印在所生产的照相机上,此外还增加了“D.B.P.(德意志联邦专利)”字样,取代了原来的“D.R.P.”字样。


Leica I A

        正式生产的第一代机型有三种定名。第一种,投放国内市场的称为Leica I(A)型,留在工厂内部使用或投放国外市场的仅称为A型(总计58,735台)。第二种(安装康帕镜间快门的)机型称为Leica I(B)型,其中1934年只生产了2台,38/39两年分别各自仅生产了1台(到41年为止总计1,710台)。


 Leica I B

        1930年首次生产了可换镜头的机身,由于接口非标准化的原因,每组可用来更换的镜头只能用于指定的机身(当时在50毫米Elmar的基础上增加了35毫米和90毫米Elmar镜头),这第三种机型称为Leica I(C)Non-Standard(非标准)型,在工厂内部和部分国家仅称作C型(该非标准接口机型共计生产了2,995台)。第二年,Leica I(C)Standard(标准)机型问世了,机身与镜头的接口处至胶平面的距离设定为28.8毫米,所有镜头均按此规格生产,由此解决了所有镜头与机身之间的通用问题。为了方便区别新旧产品,标准机身和镜头接口处12点钟的位置处刻有一个“0”字标识,这一改进极大地方便了使用者,同时亦促进了产品销售。Leica I(C)标准接口机型第一年既生产了5,035台,到33年为止共计7,231台。


Leica I C

        徕卡相机初期发展中最为重要的里程碑应当是机身与镜头结构的设计概念(以致今后的一系列改进均基于以此)。从1930年至1931年期间,完成了统一镜头接口结构设计的方案,实现了所有机身与镜头接口处的法兰环至胶平面的距离全部标准化,解决了机身与各镜头之间广泛的互换性,每只镜头均可在不同机身上任意交换使用。这样,标准化的镜头接口结构与机内测距系统可以自动配合,实现了镜头统一的测距功能。


Leica II

        1932年,Leica II(D)型问世。也就是从这一机型开始,徕卡相机开始有了内置式测距装置。但当时的测距装置和取景器是分离设计的,两者间隔37毫米,拍照时要分别从这两个目镜中调节和观测影像,在那个年代,这些已是很先进的了。也是从这一机型开始,型机的机顶上开始加刻“Leica”并有“Ernst Leitz Wetzlar DRP”字样,总产量52,509台。同时代还继续生产Leica Standard(标准)E型,它基本上与C型机相同,从外表上看,退片旋钮长一些,快门速度1/20秒~1/500秒,另加Z门(德文,相当于T门)总产量27,225台。1933年,推出的Leica III(F)型相机上加装了分离的慢门设定盘,解决了1/20秒~1秒之间的速度设定,总产量76,457台。


Leica 250 GG

        那段期间,在F型的基础上曾为摄影记者专门设计了一款可以连续拍摄250张底片的Leica 250相机,使用这种特制的双暗盒相机,可以实现随时将任何一段已曝光部分的胶片取出来先进行冲洗处理,这一经济实用的设计特性深受摄影记者的欢迎,故又称“记者”相机。这种相机今天能看到成色好的几乎没有,银色机身更加难觅。此型机的每年产量很小,33年只生产了2台,34年以后平均年生产100台,1942年宣布停产,但之后仍有订货。停产后的第二年就追订了25台,以后逐年减少,其中产量最少的年代有1944年(只生产了3台),47年(1台),48年(2台)和53年(1台)。从1933年的两台样机到1953年的最后一台产品为止,先后共生产了983台(亦有统计952台)。这种机型也被称作为FF型(1/500秒)和GG型(1/1000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著名的《胜利之吻》就是摄影师阿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使用Leica IIIa拍摄的

      1935年,德国的跑车已处在世界的领先地位,那一年徕卡公司研制出了快门速度达到1/1000秒的Leica IIIa(G)型相机,这是奥斯卡·巴纳克先生在35毫米相机上做出的最后贡献。1936年1月2日,公司为他举办了庆祝他加入徕兹企业25周年纪念日。两周后,1月16日巴纳克先生与世长辞,享年57岁。巴纳克先生留给了后人的贡献是在现代工业技术中一种永存的经典内涵。


Leica IIIa +快速卷片器

        巴纳克先生离开了,徕卡公司仍在继续前进。那时徕卡相机的名气已经很大,产品行销售世界各地。1937年开发并于38年投放市场的Leica IIIb(亦称为G型相机),基本功能相似IIIa,取景和测距目镜的位置改成紧临在一起,产品以出口为主。更多的人将此机看作是IIIa到IIIc之间的过渡机型。从此以后徕卡相机不再另用单一字母命名机身型号了。


奥斯卡·巴纳克 (1879-1936)


Leica IIIc

        40年进而推出了Leica IIIc型,其特点是机身结构开始采用压铸材料,比以前的许多组合件要坚固得多。与此同时生产的IIId型加装了自拍器。IIId型的产量很小,加上39年预生产的一台至47年仅生产的最后一台,总共生产了427台(当年机身报价255马克,现在别说拥有,哪怕能看到这个机型就不错了),其中除了44年的产量是290台以外,其他年份的产量多数只有十几台。比较同期的IIIc型相机,除了44年的产量是693台外,其他年份的产量均在千台以上。德国战败的当年仍生产了6,788台,第二年,IIId的产量为零,而IIIc的产量是5,000台,47年进而生产了15,000台,48年20,001台,49年和50年合计59,875台,IIIc生产年代一直延续到1951年结束,总共产量为133,626台。


Leica IIIc K

        这两种机型的生产期恰好跨越了整个二战和冷战初期的一段时间,IIIc简洁坚固的机身更符合那个时代的需要,IIId的自拍装置对战时的用家们似乎少有兴趣。36年至42年期间,有(以IIIc为主的)部分III系列相机用于军用。在军队订购的机身上一般刻有“Heer”(代表陆军),“M”(代表海军),“Luftwaffen”(代表空军)等字母和或相关文字。这些相机顶盖上除了刻有机身号码外,通常还会另有一组(多为空军订货的)合同编号。战争期间,徕卡公司还开发了一些特殊机型,如为空军生产的耐超低温的IIIc K(德文Kugellager,表示快门的传动装置装有微型滚动轴承,在布帘处印有字母K)型。在战时艰难的生产条件下,能做到这样的技术装配,可见徕卡的工业技术水平。其产品序号断续在387000至392000之间,实际产量非常稀有,幸存能留下来的更不多,自然是当今收藏者的搜寻重点。


Leica IIIc红色幕帘版

        有趣的一批III系列相机装用了一侧为红色的快门幕帘,根据纪录,这批相机的号码由362401至379226。主要原因有两种说法,一是由于战时原料短缺(确实在二战后期有徕卡快门用降落伞面料替代的),另一说法是考虑到针对黑白胶卷的遮光效率问题,看来第二种说法更可信。 在北非战场上日照很强,德军著名将领隆美尔使用的一台徕卡IIIc(机身号Nr 375000)装配的就是红布帘。战争后期的徕卡反而又回到使用黑布帘了,主要原因又有两个说法,似乎都合理。第一,原红布帘材料由美国柯达公司提供,美国对轴心国开战后,当然贸易往来是禁止的。第二,德军已将主要战场转回苏联等欧洲国家,还有彩色胶片也开始使用,红布帘已不适用了。甚至战后一段时间内,徕卡公司负责为以前用户相机内的红布帘换成黑布帘提供服务。二战后初期至49年期间,95%的徕卡相机流向了美国。之后,徕卡相机重新开始面对这个世界市场。1952年,徕卡公司采取了一项重大举措,在加拿大开设了一间新工厂,以利对他当时最为重要的美国市场加强联系。战前,徕卡相机几乎每年都有新的技术改进。刚刚战后的一段时间,德国整个社会是动荡的,产品技术改进的步骤一度受到了影响。那时还出现了在法军占领区组装的IIIa型(含IIIf外形的)徕卡相机,机身额外刻有“Monté en Sarre(萨尔装配)”字样。这批相机留有机身号码359,000至359,500(但其中一台刻有359,504号的机身是个例外)。


Leica IIIf

        直到1950年徕卡才得以继续它的技术进步,那一年,徕卡公司第一款有内置闪光同步机构的机型Leica IIIf问世,曾先后推出了不同版本,分别表示闪光同步速度范围1-20的指数、有不同的快门速度数值表示方式和(大部分批号机型)增加了自拍功能。后来在机壳上刻有红字闪光指数的拨盘版本使用了轻型快门,比机壳上刻有黑字闪光指数的产品在整体机械质量上要好得多。生产年代从50年到57年,总产量184,100台,其中在加拿大装配了5,367台,但只有190台机身上可有“Ernst Leitz Canada Limited Midland Ontario”字样。另外有100台抗冰冻型黑字版本的机型特供瑞典军队,这批货没有安装自拍装置。市场上出现过极少量特供热带地区有自拍装置的黑字版本的机型,应该是印度的订货。这段生产期间,也有标注“Montéen Sarre”字样的IIIf机型,它们可能是按IIIa型闪光同步标准生产的。


Leica IIIg 瑞典军队黑色版

        直到1957年,徕卡公司推出III系列相机中的最后一个型号Leica IIIg,该机取景器内除了50毫米标准构图亮框外,加装了90毫米镜头取景区标示,可以与测距器联动显示视差的调整状态,它是徕卡螺口机身唯一具有多画框和视差修正功能的。机身像IIIa/c一样装有屈光度调整装置。闪光同步速度提高到1/60秒。这是最后一款安装徕卡螺口镜头的相机,批量生产到1960年,实际生产一直到70年,它在徕卡M3卡口相机于1954年出现后起到了一个长期并存和过渡的作用,从此完成了以罗马数字为主为产品型号定名的时代。IIIg批量生产到60年为止,那年为瑞典空军生产的一批125台刻有皇冠的黑色机身为工厂的最后一批量产产品。之后为一些特殊订单,于61年到70年又生产了13台(其中70年只生产了一台),先后总产量41,583台(其中在加拿大生产的1,780台)。

        由于市场供应的材料和生产环境时代不同,IIIg被认为是III系列工艺和材料质量最好的一款机型。最后的一批离开生产线的IIIg已经可以配用21毫米/f4 SUPER-ANGULON到400毫米/f5.6TELYT的镜头了。顺便说明的是在III系列产品链中,显然少了型号“IIIe”,据说因为它在德语的发音中声音很怪,徕卡公司不愿意采用,故在早期的徕卡III系列的“型号链”中缺少了这一“环扣”。另外在1948年至1963年期间,徕卡公司还分别生产了许多用于不同目的其它机型,包括IIc, Ic, IIf, If, IIg, Ig等等,它们多数采用了功能较为简化或专门为某种用途进行的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该说Leica M3的出现(1954-66)是徕卡旁轴取景相机发展史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里程碑(第一台编号700,000最后一台编号1,164,865),M代表德语Messsucher旁轴取景器的缩写。它是一个全新设计的徕卡相机,机身改成30o角卡口快装式镜头接口,这角度是所有相机产品中最小的,装卸速度必然是最快的。取景和测距两个目镜和二为一,取景区内(代表50/90/135毫米镜头有效取景范围的)构图亮框随着不同焦距镜头的更换而自动相应调整,各焦长镜头均有修正视差功能和部分机型带景深提示。


Leica M3

        M3的取景器在设计上是最复杂的,也是测距精度最高的,影像对焦精度的有效测距基线达到62.34毫米,是M系列相机中最高的。55年以后的机型(从编号785801开始)在机身左侧加装了构图亮框预视拨柄。56年快门速度值的排列顺序做了较大调整,之前为B、2、5、10、25、50、100、200、500、1000,在此之后改为B、1、2、4、8、15、30、60、125、250、500、1000。57年(编号844001)后的机型将之前的胶片玻璃压板改成金属的。58年(从915251号机身)开始将上弦扳柄由两次改成一次扳动到位。机顶上还可安装特制的测光表,可与快门转盘联动,自动指示相配的光圈值。M3是徕卡发展三十年的重大转折,它为徕卡之后的发展刻画了一个新的时代。甚至到了1994年,徕卡公司根据市场情况,特制了一批M6J纪念机,它具有后来更为完善的M6的技术装备核心,同时基本保留了M3的机壳外形。徕卡MP等机型均参照了上述做法。


Leica MP

        M3推出两年之后Leica MP(德文Messsucher Professional测距取景专业相机)问世,外形和功能基本与M3相似,取消了自拍器。取景器中有35/50/90和50/90/135毫米两种取景图框规格,销售对象主要针对专业摄影师。除总生产序号外,每台MP型的机顶处和底盖内部还另单独刻有MP和P字样加本机号码。MP型机仅生产了两年,总产量449台。也有资料介绍为450台(56年首批生产了11台,编号MP1至MP11,工厂挡案表明计划接下来的产品编号从MP12至MP500。实际生产的产品编号只到MP450,其中MP12至MP150为黑色机身,MP151至MP450为银色机身,而在厂方的账簿上能看到的交货记录中的最后一台机身编号为MP402,交货日期是1958年8月22日)。56~57年的MP产量如此之少,收藏价值可想而知。


Leica M2

        1958年被视为M3简易版的Leica M2开始投放市场,该机产品取消了自拍装置后因市场需要又重新恢复了自拍器。取景区内的构图亮框改为适用于35/50/90毫米镜头,装上镜头可以自动显示相应的取景框。由于增加了常用的35毫米镜头,取景放大倍率降为0.72x,成为之后徕卡M型相机的设计基础。有趣的是M2(和部分晚期生产的M3)在构图亮框区有景深提示标识。在景深标识范围内,摄影师不必将对焦双影绝对重合,被摄主体的清晰点已经可以得到保证。这在今天都是不可思议的装置在当时对新闻摄影或街拍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也增加了制作成本,此功能在M2和M3停产后不再存在。


著名的《火从天降(战火中的女孩)》是摄影师黄功吾使用Leica M2拍摄的

        该机67年正式停产,累计产量超过10万台。根据美国市场的需要,徕卡公司在66年生产了276台(经过改进以适合配用美国生产的电动马达标识为)M2M。这样,M2是第一个使用了电动马达的M型相机。还有为美军订单生产了一批(后被M4采用的)固定式快装上片轴的M2R机型、在美国市场称之为的M2S(带自拍器)和可以使用徕卡公司试产的电动马达的MP2,后者产量极小(黑机身只有2台,总计527台)名称上容易与MP混淆。59年至64年生产M1型,63年至66年生产MD型,又为M2的简化版,主要用于徕卡VISOFLEX相机套件和在科学、工业领域中使用,MD型还另有数据记录功能。67年推出M4(总产量59,441台),过片扳手加装了有活动角的塑料块。装有折叠摇柄的退片轴首次设计成斜置定位。首次将分离活动的装片轴以统一标准的形式改成固定在机身内的快速装片机构,(除M5外)为今后其他M型胶片机的基础设计。取景图框增加到四个,为35/50/90/135毫米。首次装配了国际标准尺寸的闪光灯接座。后来有黑色镀铬机身和69年为军方生产了31台橄榄绿色机身(机身号1266101-1266131)。


Leica KE-7A

        72年在加拿大的工厂为美国陆军生产了505台称作Leica KE-7A的特别版本(机身号1293771 - 1293775和1294501 - 1295000 )。机身做了防尘密封处理,配置了50毫米f/2 Elcan镜头,相机可在零下20度正常工作。据报道,在此项美军订货合同之外,徕卡公司多生产了若干台(数量极少),卖给了一些选定的经销商。75年停产前,为纪念徕卡相机诞生50周年,又限量生产了1,750台。在M4时代,徕卡公司曾为美国航天局专门改制了部分M4机型,在快门旋钮、光圈拨柄和退片钮等处都做了加大尺寸处理,以利航天员戴航天手套时操作,遗憾的是这些相机最终未能被航天员带上月球。那时另一个德国著名相机品牌蔡司已经停产,徕卡公司为蔡司公司的特定使用目的曾经提供了Leica M4。两家公司的业务关系一直相处良好,蔡司公司后来也曾一度为徕卡公司生产过一款R系列镜头。


为美国国家航天局改制的M4和LEICAFLEX SL MOT

        在M4投产前后的一段时期内(至1981年止),还有一些像MD-2、MDa、M4-2(首次可配每秒3张卷片器)、M4-P(内置构图亮框扩大到六个,从此成为M系统标准设计的基础)、M4 MOT(配美制马达)、CL(德日合作)等机型的出现,因非徕卡主流产品,在此不做一一介绍。但在此期间生产的M5(71-75年)值得一提,它是首次在M系列相机中装有测光表的机型,首次装有国际标准化热靴的闪光灯接座,晚期机型上的背带挂扣有三个,以便用家将相机做常规水平或单肩垂直方式悬挎。M5采用了复杂的机电结构的硫化镉TTL测光表,机身结构被迫加大,内部组件结构也有改制,成本增大很多,不利市场推广。该机型到75年为止共销售了33,900台。


Leica M6

        1984年徕卡推出的Leica M6采用硅元件作机内TTL测光,由发光二极管箭头指示灯做测光修正提示,快门速度从1秒到1/1000秒,无电源情况下相机仍可照常工作。是目前为止生产和销售时间年代最长的一种机型,也是做纪念机选型最多的一种机型。1998年推出的M6TTL为M6的改进型,将速度盘的测光调节方向做了调整,操作起来更为合理方便,另外增加了TTL闪光曝光的自动控制。2002年推出了令当时摄影界猜测已久的M7,日本的一些专业摄影杂志在80年代后期就对M7的可能机型做过详细的预测和图示,它的出现应该算是徕卡M系列机型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M7采用了光圈优先配合电子快门工作的设计方式,配用可在拍摄过程中快速简单切换的电动卷片器,无论是对手动相机操作经验尚未成熟的多数人来说,还是对许多专业摄影人士来讲,这款机型毕竟可以大大地帮助使用者提高拍片效率。该机的电子快门速度范围从1/1000秒至32秒(作为有限补偿,实际操作可达36秒)。此外,快门系统保留了两个机械挡位,以供无电的情况下应急使用;增加了DX胶片识别功能和±2曝光补偿调节盘;使用配套高速闪光灯,同步速度可达1/1000秒,可以满足报道记者使用。


(新)Leica MP

        为了照顾那些习惯使用全机械手动相机的用家,徕卡公司紧接着在2003年推出了完全改进的新MP。除退片钮结构外,新的MP机型与早期的MP外形相似,机内功能和M6相仿,机体高度比M6TTL低了2.5毫米,机顶和底盖均用黄铜制作。在寒冷地带或测光电池耗尽的情况下相机各挡快门均能正常工作,可以满足许多专业工作者的需要。到此,徕卡胶片时代的M型相机的生产正式结束。

本文版权所有 转载请联系蜂鸟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虎礁之恋 关注

文章收藏:6574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