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讲座 | 邓派篆书流变(十一)

藏家871

收藏于 : 2020-09-24 21:29   被转藏 : 2   

2.胎息于《天发》,书从印入

除去邓、吴一路的篆书以外,徐三庚与吴让之一样,也有效仿《天发神谶碑》风格的作品传世。此类作品的创作时间跨度很大,大约有三十年之久。与吴让之的偶然为之有所不同,徐氏之作不但数量较多,且在这一类书作间呈现出丰富细腻的变化:或清雅爽峻,姿态矫健;或苍茫老辣,舒展遒涩。随着年龄以及艺术领悟力的不断增长,他笔下的点画形貌和韵味逐渐丰富,境界也在逐步提升。尤其是50岁以后,其用笔更显纷披老到,结字舒宕夸张,可谓笔随心动、变幻自如。若非谙熟古法、功力深厚者,绝不能至也。《天发神谶碑》风格奇诡,于篆书中独树一帜。宋代黄伯思在《东观余论》中评曰:“若篆若隶,字势雄伟。”清张廷济跋云:“吴《天玺纪功碑》(即《天发神谶碑》),雄奇变化,沉着痛快,如折古刀,如断古钗,为两汉来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之第一佳迹。”这种在篆隶之间的雄奇惊世气魄深深地吸引了徐三庚,其遂以此碑为一安身立命之处。

此碑的临习在技法和整体气息的把握上是颇有难度的。其字形宽博,内部空间较为疏朗。横画的起笔处呈纵势,极似镰刀状,与随后的横线似断若连,收笔处方峭坚实。纵向点画挺拔有力,中截丰满而挺拔,到收尾处徐徐提锋,形如“刀尖”。作为取法此碑的第一人,吴让之的艺术实践为后来的众多书家拓宽了学书道路,徐三庚、赵之谦、齐白石等人都因此而受益匪浅。但吴让之模仿《天发神谶碑》之作在笔法上显得较为理性,走笔小心翼翼,用墨亦实,虽能得其形貌,也不失高古气格,然终究于神采上略显拘谨,自由发挥的成分不多。客观地说,这是历史局限性所造成的遗憾。

然而徐三庚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在他所生活的时代,碑学无论在技法还是理论范畴都已日趋成熟,呈现出一派兴盛的局面。邓石如、吴让之、杨沂孙等碑学名家的典范作用对他有莫大的启迪之功,他眼前要做的就是沿着他们已经开辟出的大道继续前行,并凭借自己新的领悟加以深入、延伸。徐氏学篆主攻邓、吴两家,对他们的各类创作风格可谓了如指掌,故而他在吴氏的基础上又融入了更多的艺术元素,强化了作品的表现力。可以说,在对《天发神谶碑》神采的摄取和发挥上,徐三庚显然是更胜一筹的。

我们可以通过他的篆书《仪表瑾瑜八言联》(见上图)领略其远过常人的才华与艺术风范。此作书于光绪二年丙子(1876)夏四月,上联落款中有“拟吴《纪功碑》”之语,内容集庾信、屈贾句而成联:“仪表外明风神内照,瑾瑜比絜日月争光。”作品浑穆大气,老辣沉雄,结体方严,上收下放。虽有朱栏界格作为装饰,但字的下部多有舒放之笔,往往逸出其外,不受拘束。如“仪”“争”“光”三字,笔势恣肆悠长,极具张力,笔端毫无尖锐羸弱之气,飞白苍涩斑斓,似虚而实,笔短意长,有意犹未尽之趣。其点画多用侧锋,铺毫慢运,横粗竖细,饶具隶意。在行进的过程中强调顿挫,积点成线,这样可有效地避免点画薄弱弊端的产生,增加其厚重感。其稍显夸张的涩意与飞白的运用瞬间塑造出浓郁的金石气息,在艺术效果上比吴让之塑造的光洁线条更具观赏性,使观者有“如见古碑”的感觉。形成这种笔法的具体元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对原碑及其他篆隶石刻的深入研习。碑派作品是以“拙”“涩”“力”为艺术主旨的。徐三庚于篆隶一隅多有涉猎,通过长年的积累学习,在笔法的塑造能力上自能与之靠近,把握住碑学精神。第二,对于金农的借鉴。徐氏学古并不是机械地崇古,而是能敏锐地关注本朝名家的创作成果,使其为我所用。其点画的外部形态即与金农“漆书”多有近似处,这应该不是一种巧合。第三,将篆刻中的“浙派”刀法融入笔法。徐三庚是篆刻名家,其印作多得益于“浙派”切刀法。这正符合徐三庚所服膺的邓石如“印从书出,书从印入”的创作理念。


来源:《中国书画报》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