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人其实都是从苏南迁徙过来的?揭秘不为人知的洪武赶散

牵马的蜘蛛 关注

收藏于 : 2018-08-12 20:54   被转藏 : 1   


人们一直以为长江阻隔,苏北人是从中原迁徙过来的,其实,苏北人绝大多数是从苏州迁徙过来的。这些人到苏北以后也不敢讲吴语了,开始讲江淮官话。这就是启海地区的后来的移民讲吴语,而其他地区的人们讲江淮官话的原因,但是这些江淮官话中仍然夹杂着一些吴语。


元末天下大乱,各路英雄割据一方,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是其中杰出代表。其中朱元璋以南京为都城,陈友谅以江西九江为都城,张士诚以苏州为都城,各领风骚。


其中以张士诚最为富有,张士诚占据的地盘,南到绍兴,北超过徐州,到达济宁的金沟,西边占据汝宁府(河南汝南县)、颍州(安徽阜阳)、濠州(安徽凤阳东北)、泗州(江苏盱眙),东边直到大海,纵横两千余里,带甲的将士数十万。


他领导的起义军纵横江浙一带,建立了革命政权,控制了中国东南最富庶的地区,切断了元朝漕粮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从经济上沉重的打击了元朝统治者。


朱元璋在击败劲敌陈友谅之后,为了打败张士诚,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九月打到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七月,张士诚却宁死不屈,投带上梁,上吊自杀。朱元璋于是就把一股脑气撒在了江浙百姓的头上。江浙不但赋税特别中,而且在政策上也不讨好,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以赋税中的粮食为例。明代洪武年间苏州府的最高税粮是二百八十万九千余石,位列全国第一,比整个浙江省的税粮都多。而之后的弘治、万历年间最高都为二百零八万石,在全国也名列第一。\n\n‍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抑制江南地区富家望族的势力,惩治曾激励抵抗朱元璋部队的“吴王”张士诚旧部,也为了迅速恢复经过战乱后人少地多的江淮地区经济,遂将苏州地区的数十万百姓遣散至江淮地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洪武驱散”:


朱元璋先后徙苏、松、嘉、湖、杭五府数十万户于江淮,移民遍及淮扬两郡所属各州县。‍民间对明初的大规模迁徙事件的称谓很多,通常有“洪武赶散”、“洪武赶杀”,或者“红巾赶散”、“疯子追杀”、“麻风驱赶”等,其动机千奇百怪,林林总总。\n\n


“洪武赶散”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语言上,在淮安、宿迁、盐城、扬州、泰州一带的迁徙一族方言中,还能看到一点吴语的影子。如泰州方言中的in和ing,en和eng不分,入声字较多,甚至还保留了少量古音浊声母,如“董”字。在饮食习惯上,迁徙一族和苏州人一样,偏面食、善饼类,炒菜烧菜都是偏甜的。


据《盐城县志》所载,朱元璋登基后不久 ,为了报复苏州、松江、嘉兴、湖州、杭州一带王府绅民对张士诚的拥戴,遂以移民垦荒为由,将王府40万人丁驱赶到苏北,留下了一段众说纷纭的历史公案。


据专家考证,在今天的淮安、宿迁、盐城、连云港、扬州、泰州、江都、兴化、高邮、宝应、泰兴、姜堰、海安、东台、大丰、建湖、阜宁、淮阴、泗阳、涟水、灌云、响水、滨海、东海等地都有明初苏南移民的分布。在流传语言上,迁徙一族仍然保留着许多苏州特色。


如兴化、高邮、宝应、泰兴、姜堰、东台一带的不少农村老人,称睡觉为“上虎丘”,称做梦叫“上苏州”,尤其是对晚上遗尿的孩童,戏称他们是坐船“回苏州”、“逛上海”,一直保留着苏州传人做梦也要回故乡的心态。“解手”一词更是明显的例证。“解手”今天的意思是上厕所。可当年为防止被赶散的百姓四处逃散,在赶散押解时,官兵就用绳子一个一个地捆住手,十个二十个人一组。队伍中有一个人需要大小便,就要大喊“我要解手”。


久而久之,“解手”就成了大小便的代用词了。张士诚,踞苏十余年,保境安民,轻徭薄赋,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苏州至今保留着一个奇怪的风俗,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晚,古城的大街小巷里就会有星星点点的香烛插在地上,俗称“烧久思香”,据说那天是地藏王生日,张士诚起兵时自称是地藏王转世,而“久思”正是其小名“九四”的谐音,这香便是苏州百姓烧给他的,明祭“藏王”,暗祭“张王”。是为报答张士诚的功德而设,此俗从明初延续。


施耐庵、罗贯中都曾效力张士诚。红巾军起义同时又有张士诚,他所领导的反元斗争,牵制了元朝的军力,壮大了红巾军的声势。张士诚乐于结交文人,给予知识阶层比较好的待遇,这些人掌握着话语权,自然会替他歌功颂德。相形之下,朱元璋对文人很不待见,吟诗作赋都有危险,搞不好就会被砍头。于是文人们难免会怀念张士诚,创作歌颂张的作品流传于民间,进而引导民众“久思”张九四。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牵马的蜘蛛 关注

文章收藏:2647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