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天地气化论与人体气化论之异同+阴阳、脏腑、辨证、治则与气化论+ 中医气化论+《伤寒论》的气化学说

蛛蛛妹 关注

收藏于 : 2018-04-21 16:36   被转藏 : 1   

1.天地气化论:

   “天气左旋下交于地,地气右旋上腾于天。”岐伯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观宇宙自然造化之机,浮沉为阴阳之本体,升降为造化之妙用。升含乎开,降含乎合,是以升降合度则天地之气和,成交泰之势。天地并气,故能生物。人在天地气交之中,升降浮沉出入归常则健康,反之,升降失调,出入无序,亢害生则病。

    以图示之,准确直观,便于理解。见下图一。

 

注意:图一所示天地气化图水火立极,升则震位一阳载二阴升入离,降则兑位一阴覆二阳降入坎。不含中土,身在其外观察之(注意:如身在其中观察则是五行或者人体气化,此差别导致后面两个方向分化。)

  图二加入图一则变成人体脏腑气化与五行学说,两者有别。

2.人体气化理论:

  人体气化理论是动态五行理论,在天地气化中加入中土。见下图所示:

 
  3.天地气化与人体气化差异在于:

3.1.天地气化是四象。即下坎、左震、上离、右兑---即左升右降,开合出入。

    3.2.人体气化是四象加中土,即土枢四象----也就是动态之五行生化,相生相克。

3.3.一个是四象,枢机是阴阳之开合出入、水火立极。从六经,治主在经络,在体表部。一部伤寒治天下,升降出入枢天机。(详见三七生论述)

    一个是五行,枢机是五行之土属四象、水火立极。从六气,治主在脏腑,在体内部。四圣心源治天下,土枢四象枢天机。(详见四圣心源论述

       这个差异不用图准确绘出是难以发现的。正是此处之差别造成中医伤寒论与四圣心源代表的中医有差异。

 

4.差异结果: 四象与五行导致中医方向与结果不同。

 伤寒论以天地气化为哲学根基,加之返观内窥,形成古中医学。与内经素问中的阴阳、四象及灵枢经络相同,是返观内窥之实证医学,天生具有神秘的源泉;又与不符合五行理论。方药对证,隐与医理、治病效如桴鼓。故伤寒给人的感觉是即来自内经又跟内经对不上。

 四圣心源则是土枢四象,一气周流。即符合阴阳、四象、八卦,又符合五行。

  转载请注明出处李宗仁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ead9736c0101jcf7.html

 中医天地气化论与人体气化论之差异对中医的认知有着重要的意义 

阴阳、脏腑、辨证、治则与气化论

中医阴阳、脏腑、经络等理论,给中医学蒙上了神秘的面纱。气学理论又将中医学淹没在气化云雾之中,使中医理论似乎成了虚无缥缈的玄学谬论。今对中医的阴阳、脏腑、气化等理论,进行剖析和揭秘,还中医朴素唯物论经验医学的本来面目。
1.  中医阴阳学说的实质
中医阴阳学说来源于古代哲学阴阳学说。哲学中的阴阳代表两种事物的属性,其所指
无定在。
阴阳学说被引入中医学之后,阴阳则是指与人体有关的两类事物,阴阳可以代表表里、内外、上下、寒热、腹背、脏腑、气血等等事物。 但笔者认为中医的阴阳最主要是代表正气的阴气和阳气这两类生命活性物质。
阴气包括精、血、津、液和营气。阴气这类物质具有滋养凉润作用,在调畅气机的作用中,具有降、入、敛、合、纳作用。
阳气包括动气(即通常简称的气,为了同广义的气相区别,《气化论讲评》将其名之曰动气,具有推动作用,是人身的动力之源。通常所谓气虚,即指此动气不足,动气虚。诚然动气包括肾间动气)、少火(即通常简称的阳,它具有温煦、温化的作用,是人身的热能之源。通常所谓阳虚,主要指少火不足和动气不足。)和卫气。阳气这类物质,具有推动温煦作用,在调畅气机作用中,具有升、出、散、开、宣作用。
阴气和阳气组成了人体的正气。阴气和阳气即相互资生、相互化生,又相互制约、相互依敛。阴气和阳气的作用,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这种阴气和阳气的对立统一关系就是所谓的阴阳互根的真实含义。
中医阴阳学说认为人体生理活动正常、健康的标志,就在于阴阳平衡,阴平阳秘(即阴气平和,阳气固秘),阴阳和利(即阴气和阳气的作用的和利、凉润与温煦适度,气机升降、出入、敛散、开合、纳宣作用和利),阴阳互根(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生阳长,阳升阴长;阳化阴,阴制阳;阳固阴,阴敛阳,就是阴气和阳气的互根。)由此可见,阴阳平衡,阴平阳秘,阴阳和利和阴阳互根的生理状态,就是基于阴气和阳气的气化作用的和利。
阴阳失调则是机体进入病态的关键。阴阳失调,阴阳不和,阴阳乖戾,其本质是阴气和阳气生理状态的破坏,平衡、平秘、和利、互根关系的破坏。
综上所述,中医阴阳学说的实质是阴气和阳气的气化论。
2.  中医脏腑学说的实质
中医脏腑学说是以五脏为核心内容的学说。中医脏腑已脱离了解剖形态学含义,似乎已无争议。但中医脏腑,尤其五脏究竟是什么?尚无准确的说法达成共识。
笔者认为,五脏是在古代粗浅解剖知识基础上,作为五行的翻版,引入中医学理论的。肝、心、脾、肺、肾就是木、火、土、金、水的翻版代称。
五行是五类物质的统称,五脏也是人体五类活性物质的统称。准确地说,五脏、五行是人体五组阴、阳、气、血正气分类的名称。人体正气除按阴阳学说分成阴气和阳气外,又按五行学说,分成肝脏之气、心脏之气、脾脏之气、肺脏之气和肾脏之气,即五脏之气。每一脏之气,又包括各自的阴、阳、气、血。例如:心脏之气包括心阴、心阳、心气、心血;肾脏之气包括肾阴、肾阳、肾气、肾精。余脏类推。如此,五脏则成为阴阳气血的组合分类名称,是五组正气的名称,脱离了解剖形态学含义。
中医五脏功能就是基于五脏之气(五组阴、阳、气、血)的平衡、平秘、和利、互根,五组阴阳气血的气化作用和利。例如心脏之气和利、平秘、互根、平衡,气化作用正常, 则能主神明藏神、主血脉、荣舌、养面、主汗液;肾脏之气和利、平秘、互根、平衡,气化作用正常,则能藏精主生长发育繁殖、主骨生髓通于脑、主水、开窍于耳、司二阴;余脏之气类推。
综上所述,中医脏腑学说,尤其五脏五行学说,其实质是五组阴阳气血的气化论。
至此,无须赘述,经络、三焦、营卫、精血、津液都是对人体正气---生命活性物质的分类名称,都不是解剖形态学概念。中医气化论好似一部古朴的“生化学”。其阴阳脏腑经络三焦营卫精血津液等气的分类命名,是在粗浅解剖知识、古代哲学阴阳五行和气的学说基础上,通过黑箱式的猜测、思辨、推理、取类比象的方法,逐渐形成的医学理论。因此它们只有辨证分型的意义,而没有定位诊断价值。这正是令人误解,容易同解剖形态学、现代医学相混淆的根本原因。
3.  中医病因学的天才猜测
在没有显微镜、化验、细菌病毒分离等技术手段的古代,在简单物理气象知识的基础上,用取类比象方法,对病因学进行了天才的猜测和推论,提出了邪气这一病因学重要概念,是值得敬仰的。
邪气包括:1)外邪--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之气。2)内邪-- 即内生邪气,包括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以及滞气、逆气、瘀血、痰饮。除内外邪气之外,饮食、劳倦、七情内伤所谓不内外因,也能作为致病因素,伤及正气阴阳气血,产生内邪,导致气化失常,阴阳失调发生疾病。这与现代医学大量病因未明性疾病的病机,几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应当指出,邪气的分类显得粗陋模糊。如内风与外风,内寒与外寒,内湿与外湿,内火与外热,其界限有时很模糊,难以严格区分,因此才有内风引动外风、内外合邪之说。这多少有些诡辩之嫌。取类比象命名的邪气,六淫已脱离了物理气象学含义,如风邪已不是空气流动之风,而是比喻某些病征,具有善行数变、游走、振掉、颤抖、强直、搔痒等特征,类似风的性状,其病因统称为风邪。 这也造成许多误解,许多人为了免受风邪侵扰,而惧怕空气流动之风,不敢开门开窗,尤其产妇怕风,捂得满身热痱子,室内空气污浊,影响健康。殊不知产后风实为破伤风杆菌作祟,与空气流动之风无关。诚然,产后适当保暖, 是科学之举。中医的所谓风邪,绝非空气流动之风,切莫受此误导,又有贼风之说,更令人难以言表。现代可知,破伤风杆菌就是贼风之一,脑血管意外则是内风罪魁,低钙恰是鸡爪风的祸首。中医同道们,该为空气流动之风平反昭雪了吧?
4.  辨证的真正总纲是虚实
中医以辨证论治著称,被视为中医特色,数千年来积累了丰富的辨证经验,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痰饮辨证、病因辨证等等。各种辨证有其一定适用范围,但始终没有办法得到统一。大多数人认为,阴阳是辨证的总纲,因为经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然而此阴阳并非指阴气和阳气,也不是指阴证和阳证,是指虚实而言。
临床辨证有不阴不阳、不寒不热、不表不里之证,也有非风、非湿、非痰、非郁(或瘀)之疾,但绝无不虚不实之病。《儒门事亲》叙中云:“六气沴(li 音丽,因气不和而生灾害,气相伤谓之沴)乎外,七情侵乎内,而诸疾生焉,有寒有热、有表有里,千状万证,不可具述,而要之不过虚实两者之间焉。”这就是说,所有病证,皆不外乎正气虚或/和邪气实,绝无例外。虚实辨证才是统领中医全部辨证的真正总纲。
中医所有辨证程序可以规范如下:
1)  病证属正气虚或/和邪气实:
(1)正气虚者,属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精少、津亏、营虚、卫虚。
(2)邪气实者,属风、寒、热、(火、温、暑、燥)、水湿、痰饮、滞气、逆气、瘀血。邪气来自外感,抑或内生或内外合邪。
2)虚实在何处
在表里、营卫、在何脏腑,在何经、在三焦、在精血津液。
3)  虚实何者为主,即正气虚和邪气实,孰强孰弱,何多何少(1)正气和邪气胜负对比,何者为主,何者为本,何者为标(2)谁真谁假,哪个是本质的。
任何病证,只要按上述辨证程序,进行分析辨别,一一作出回答,定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确切的辨证,综上所述,虚实才是辨证的真正总纲。
中医病因学及辨证就是正气和邪气相互作用的分辨,分析正气和邪气如何相互争胜,即正邪相争。
5.  补虚泻实是治病总则的本质
调整阴阳,补偏救弊是中医治病的总则。调整阴阳的关键在于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实者泻之,虚者补之,泻其邪气之实,补其正气之虚,令正气得安,邪气消亡,从而使阴平阳秘,阴阳平衡,阴阳互根,气化以常,恢复健康。可见,补其正气之虚,泻其邪气之实是调整阴阳治病总则的本质所在。
张景岳称泻其邪气,补其正气的全部治法均为“调气”,调其正邪之气。他说:“凡气有不正,皆赖调和。如邪气在表,散即调也;邪气在里,行即调也;实邪壅滞,泻即调也;虚赢困惫,补即调也;由是类推,则凡寒之、热之、温之、清之、升之、降之……。正者正之,假者反之,必清必净,各安其气,则无病不除,是皆调气之***也。”可见调气就是调其正邪之气,治病总则的本质,仍然是以正气邪气气化论为根据的。
总上所述,以阴阳、脏腑理论为核心的中医生理学,以正气、邪气为实质内容的病因学,病理学、辨证治疗的临床学,均离不开阴气、阳气、脏腑之气、正气、邪气,可以肯定中医理论本质是气化论,是正气和邪气相争的广义阴阳脏腑气化论。
  中医气化论
中医阴阳、脏腑、经络等理论,给中医学蒙上了神秘的面纱。气学理论又将中医学淹没在气化云雾之中,使中医理论似乎成了虚无缥缈的玄学谬论。因此,关于中医存废之争七十多年仍无定论。
为使中医存废之争能摆脱政治色彩的攻击、谩骂,成为健康的学术讨论,必须对中医的阴阳、脏腑、气化等理论,进行剖析和揭秘,还中医朴素唯物论经验医学的本来面目。从而客观的评价中医学,为我国医学发展决策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  中医阴阳学说的实质
中医阴阳学说来源于古代哲学阴阳学说。哲学中的阴阳代表两种事物的属性,其所指
无定在。
阴阳学说被引入中医学之后,阴阳则是指与人体有关的两类事物,阴阳可以代表表里、内外、上下、寒热、腹背、脏腑、气血等等事物。 但笔者认为中医的阴阳最主要是代表正气的阴气和阳气这两类生命活性物质。
阴气包括精、血、津、液和营气。阴气这类物质具有滋养凉润作用,在调畅气机的作用中,具有降、入、敛、合、纳作用。
阳气包括动气(即通常简称的气,为了同广义的气相区别,《气化论讲评》将其名之曰动气,具有推动作用,是人身的动力之源。通常所谓气虚,即指此动气不足,动气虚。诚然动气包括肾间动气)、少火(即通常简称的阳,它具有温煦、温化的作用,是人身的热能之源。通常所谓阳虚,主要指少火不足和动气不足。)和卫气。阳气这类物质,具有推动温煦作用,在调畅气机作用中,具有升、出、散、开、宣作用。
阴气和阳气组成了人体的正气。阴气和阳气即相互资生、相互化生,又相互制约、相互依敛。阴气和阳气的作用,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这种阴气和阳气的对立统一关系就是所谓的阴阳互根的真实含义。
中医阴阳学说认为人体生理活动正常、健康的标志,就在于阴阳平衡,阴平阳秘(即阴气平和,阳气固秘),阴阳和利(即阴气和阳气的作用的和利、凉润与温煦适度,气机升降、出入、敛散、开合、纳宣作用和利),阴阳互根(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生阳长,阳升阴长;阳化阴,阴制阳;阳固阴,阴敛阳,就是阴气和阳气的互根。)由此可见,阴阳平衡,阴平阳秘,阴阳和利和阴阳互根的生理状态,就是基于阴气和阳气的气化作用的和利。
阴阳失调则是机体进入病态的关键。阴阳失调,阴阳不和,阴阳乖戾,其本质是阴气和阳气生理状态的破坏,平衡、平秘、和利、互根关系的破坏。
综上所述,中医阴阳学说的实质是阴气和阳气的气化论。
2.  中医脏腑学说的实质
中医脏腑学说是以五脏为核心内容的学说。中医脏腑已脱离了解剖形态学含义,似乎已无争议。但中医脏腑,尤其五脏究竟是什么?尚无准确的说法达成共识。
笔者认为,五脏是在古代粗浅解剖知识基础上,作为五行的翻版,引入中医学理论的。肝、心、脾、肺、肾就是木、火、土、金、水的翻版代称。
五行是五类物质的统称,五脏也是人体五类活性物质的统称。准确地说,五脏、五行是人体五组阴、阳、气、血正气分类的名称。人体正气除按阴阳学说分成阴气和阳气外,又按五行学说,分成肝脏之气、心脏之气、脾脏之气、肺脏之气和肾脏之气,即五脏之气。每一脏之气,又包括各自的阴、阳、气、血。例如:心脏之气包括心阴、心阳、心气、心血;肾脏之气包括肾阴、肾阳、肾气、肾精。余脏类推。如此,五脏则成为阴阳气血的组合分类名称,是五组正气的名称,脱离了解剖形态学含义。
中医五脏功能就是基于五脏之气(五组阴、阳、气、血)的平衡、平秘、和利、互根,五组阴阳气血的气化作用和利。例如心脏之气和利、平秘、互根、平衡,气化作用正常, 则能主神明藏神、主血脉、荣舌、养面、主汗液;肾脏之气和利、平秘、互根、平衡,气化作用正常,则能藏精主生长发育繁殖、主骨生髓通于脑、主水、开窍于耳、司二阴;余脏之气类推。
综上所述,中医脏腑学说,尤其五脏五行学说,其实质是五组阴阳气血的气化论。
至此,无须赘述,经络、三焦、营卫、精血、津液都是对人体正气---生命活性物质的分类名称,都不是解剖形态学概念。中医气化论好似一部古朴的“生化学”。其阴阳脏腑经络三焦营卫精血津液等气的分类命名,是在粗浅解剖知识、古代哲学阴阳五行和气的学说基础上,通过黑箱式的猜测、思辨、推理、取类比象的方法,逐渐形成的医学理论。因此它们只有辨证分型的意义,而没有定位诊断价值。这正是令人误解,容易同解剖形态学、现代医学相混淆的根本原因。
3.  中医病因学的天才猜测
在没有显微镜、化验、细菌病毒分离等技术手段的古代,在简单物理气象知识的基础上,用取类比象方法,对病因学进行了天才的猜测和推论,提出了邪气这一病因学重要概念,是值得敬仰的。
邪气包括:1)外邪--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之气。2)内邪-- 即内生邪气,包括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以及滞气、逆气、瘀血、痰饮。除内外邪气之外,饮食、劳倦、七情内伤所谓不内外因,也能作为致病因素,伤及正气阴阳气血,产生内邪,导致气化失常,阴阳失调发生疾病。这与现代医学大量病因未明性疾病的病机,几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应当指出,邪气的分类显得粗陋模糊。如内风与外风,内寒与外寒,内湿与外湿,内火与外热,其界限有时很模糊,难以严格区分,因此才有内风引动外风、内外合邪之说。这多少有些诡辩之嫌。取类比象命名的邪气,六淫已脱离了物理气象学含义,如风邪已不是空气流动之风,而是比喻某些病征,具有善行数变、游走、振掉、颤抖、强直、搔痒等特征,类似风的性状,其病因统称为风邪。 这也造成许多误解,许多人为了免受风邪侵扰,而惧怕空气流动之风,不敢开门开窗,尤其产妇怕风,捂得满身热痱子,室内空气污浊,影响健康。殊不知产后风实为破伤风杆菌作祟,与空气流动之风无关。诚然,产后适当保暖, 是科学之举。中医的所谓风邪,绝非空气流动之风,切莫受此误导,又有贼风之说,更令人难以言表。现代可知,破伤风杆菌就是贼风之一,脑血管意外则是内风罪魁,低钙恰是鸡爪风的祸首。中医同道们,该为空气流动之风平反昭雪了吧? 
4.  辨证的真正总纲是虚实
中医以辨证论治著称,被视为中医特色,数千年来积累了丰富的辨证经验,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痰饮辨证、病因辨证等等。各种辨证有其一定适用范围,但始终没有办法得到统一。大多数人认为,阴阳是辨证的总纲,因为经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然而此阴阳并非指阴气和阳气,也不是指阴证和阳证,是指虚实而言。
临床辨证有不阴不阳、不寒不热、不表不里之证,也有非风、非湿、非痰、非郁(或瘀)之疾,但绝无不虚不实之病。《儒门事亲》叙中云:“六气沴(li 音丽,因气不和而生灾害,气相伤谓之沴)乎外,七情侵乎内,而诸疾生焉,有寒有热、有表有里,千状万证,不可具述,而要之不过虚实两者之间焉。”这就是说,所有病证,皆不外乎正气虚或/和邪气实,绝无例外。虚实辨证才是统领中医全部辨证的真正总纲。
中医所有辨证程序可以规范如下:
1)  病证属正气虚或/和邪气实:
(1)正气虚者,属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精少、津亏、营虚、卫虚。
(2)邪气实者,属风、寒、热、(火、温、暑、燥)、水湿、痰饮、滞气、逆气、瘀血。邪气来自外感,抑或内生或内外合邪。
2)虚实在何处
在表里、营卫、在何脏腑,在何经、在三焦、在精血津液。
3)  虚实何者为主,即正气虚和邪气实,孰强孰弱,何多何少(1)正气和邪气胜负对比,何者为主,何者为本,何者为标(2)谁真谁假,哪个是本质的。
任何病证,只要按上述辨证程序,进行分析辨别,一一作出回答,定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确切的辨证,综上所述,虚实才是辨证的真正总纲。
中医病因学及辨证就是正气和邪气相互作用的分辨,分析正气和邪气如何相互争胜,即正邪相争。
5.  补虚泻实是治病总则的本质
调整阴阳,补偏救弊是中医治病的总则。调整阴阳的关键在于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实者泻之,虚者补之,泻其邪气之实,补其正气之虚,令正气得安,邪气消亡,从而使阴平阳秘,阴阳平衡,阴阳互根,气化以常,恢复健康。可见,补其正气之虚,泻其邪气之实是调整阴阳治病总则的本质所在。
张景岳称泻其邪气,补其正气的全部治法均为“调气”,调其正邪之气。他说:“凡气有不正,皆赖调和。如邪气在表,散即调也;邪气在里,行即调也;实邪壅滞,泻即调也;虚赢困惫,补即调也;由是类推,则凡寒之、热之、温之、清之、升之、降之……。正者正之,假者反之,必清必净,各安其气,则无病不除,是皆调气之***也。”可见调气就是调其正邪之气,治病总则的本质,仍然是以正气邪气气化论为根据的。
总上所述,以阴阳、脏腑理论为核心的中医生理学,以正气、邪气为实质内容的病因学,病理学、辨证治疗的临床学,均离不开阴气、阳气、脏腑之气、正气、邪气,可以肯定中医理论本质是气化论。
6.  气化论表明中医理论具有朴素唯物论特征
1.1气化论属唯物论
气是物质的同义词。正气、邪气、阴气、阳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三焦之气、营卫之气、精血津液等气都是物质,人体生命活性物质,为气化论奠定了唯物论基石。王充《论衡?无形篇》说:“形之血气也,犹囊之贮粟米也,……人以气为寿,气犹粟米,形犹囊也。”明确指出,气象粟米一样,是物质。
至今认为气是功能者大有人在,中医学基础教材也有气是生理功能的观点。其实是对气的误解,是极其错误的。
不仅阴气、精血、津液营卫是物质,阳气同样是物质,是与阴气作用恰好对立的另一类物质,它为人体生命活动气化作用提供动能、热能的物质。脏腑之气不是脏腑功能,而是脏腑功能的物质基础。脏腑的功能是脏腑之气的说法,犯了逻辑错误,是必须纠正的。
1.2气化论是朴素唯物论
气化论关于正气、邪气的分类,其种类不超过百种,相当简单。每一种气又都是多种活性物质的复合统称。阴阳之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概念,就像金属、水果、石头、气体等概念一样,都包括多种物质,相当笼统。关于气化作用方式,调畅气机也不过限于升降、出入、敛散、开合、纳宣等力学方式。推动、温煦和化生作用仍处于朦胧状态,相当模糊、粗陋。因此,气化论决定中医理论相当简单、笼统、粗陋而模糊。气化论只具有朴素唯物论特征,这是肉眼黑箱式猜测的必然结果。中医学气化论它不是“伪科学”,也不是玄学,更不是神秘的超科学,而是“经验陈述、哲学陈述……与逻辑或事实不符的错误陈述”的“非科学”。
7.  中医学是个经验医学
尽管中医理论相当简单,笼统、粗陋而模糊,是非科学,但毕竟属朴素唯物论的医学理论,临床辨证论治使用中药或针灸也有一定的疗效,这些都是数千年历代医家经验的总结,值得珍视。
然而辨证论治至今仍停留在经验水平上,并非完全精确可信,还缺少双盲法、统计学现代科学方法的检验证实,中医学还是一个经验医学,辨证论治的疗效还有待研究论证。请注意,辨证论治方药的疗效,值得研究论证,而且要用现代科学方法去研究论证,不是用中医理论自我欣赏方药的疗效,不能被现代科学方法所证实的“有效”,将永远是不可靠的经验之谈。这应当是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研究的重点,而不是去研究阴阳脏腑经络这些笼统概念,中医理论没有科研价值。
至此,有人可能误我,是废医存药派,我在此申明中医理论没有科研价值,但辨证论治经验可以保留还有临床应用价值,尤其现代医学不可能穷尽全部医学问题,中医辨证论治经验可能长期存在下去。我们应当珍视这份遗产。废医非吾本意,存药确是真心。
辨证论治的疗效的确切性,有待现代科学研究论证,疗效未能得到证实之前不宜进入全民公费医疗用药目录。中医中药是否和如何退出国家医疗体制,还需反复论证,慎重对待之。
朋友!谩骂谁人不会?应当明白,谩骂本身是理屈辞穷的无奈之举,是愚昧之辈对科学的亵渎,有失学者风度,劝君莫学瘪三混混儿们的劣习,应多动脑子,学点真知,能以理服人,真理是骂不倒的,望自珍自重,勤学共勉。

伤寒论》的气化学说


刘渡舟

研究《伤寒论》的理论,可称丰富多采,美不胜收。如用六经六气、标本中见的理论,指导六经辨证论治之法的,则称之为“气化学说”而名称前茅。
  在清代这个学说非常盛行,其代表人物则有张隐庵、张令韶、陈修园等人。
  到了今天,“气化学说”,逐渐凋谢,濒于失传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有的学者,目之为“形而上学”,反而对它加以批判。
  我认为气化学说,是从中医的理论特点而产生。是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六气人体的辨证法。成立一个学说,乃是发展中的精华结晶。为了慎重起见,所以不能轻率地把它一棍子打它。而仍有研究分析之必要。
  张仲景在《原序》写道“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揭示了《伤寒论》的内涵,而有气化之机;“经络府俞,阴阳会通”,说出了天人之间而有互相沟通之理。医学教育网
  张仲景重视气化学说,事实俱在,胜如雄辩。
  气化学说,如树之有本,水之有源,肇始于《内经》“七篇大论”而以《阴阳大论》为篙矢。
  张仲景把经络与气化有机地进行了结合,他在《伤寒例》中,一字不漏地引用了《阴阳大论》。不但发扬了气化学说,而且保存了旧论(《阴阳大论》)免于亡佚,这是一个伟大收获。
  中医学离不开五运六气,而且中医的特点也就在此突出。我们天天讲风、讲火、讲湿、讲寒,为什么对《伤寒论》的气化理论,一听就勃然大怒,愤然而起呢?[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内经·六微旨大论》云;“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
  《六微旨大论》指出了六气标本中见的气化组成,以及它的规律与程序,所以它是“气化”学说的核心与理论根据。
  首先它指出了三阴三阳,是由六气所化而为之主。风化厥阴,热化少阴,湿化太阴,火化少阳,燥化阳明,寒化太阳。
  由六气所化,建立了三阴三阳。所以六气为气之本,而三阴三阳则为气之标。
  六气之本,乃是气化学说的第一手材料。“气化”就是六气的变化,神出鬼没,变化万千。但是它有规律可寻,这就是“气化学说”—门知识了。
  阴阳为标,它说明了六气必须分出阴阳,它虽是六气所派生,但必须由阴阳定性以后,才能起到客观实际之应用。
  在六气之本,与阴阳之标,而兼见于标本之间的,则叫做“中气”。
  “中气”,乃是阴阳表里之相合的产物。因为它在表里之间存此一格,因此它有节制六气,平衡阴阳的作用。
  本气、标气、中见之气,鼎足而三。但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互相联系,互相配合,或互相支持,或互相颉颃,使气达到化育万物,品类咸彰之目的。
  人的脏腑阴阳,经脉互相络属,共有“六合的格局: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互相络属而为一合;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互相络属而为二合;足阳明胃与足太阴脾经互相络属而为三合;手太阳小肠与手少阴心经互相络属而为四合;手少阳三焦与手厥阴心包经互相络属而为五合;手阳明大肠与手太阴肺经互相络属而成为六合。
  中医学中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精髓。它将阴阳毫不保留地与一定的物质相结合,叫做“阴阳应象”。所以六气配阴阳,脏腑配阴阳,只是唯物论的辩证法而已。把这个道理明白了,我们再讲“气化”学说“从本”、“从标”、“从中见”的具体内容,似乎就比较容易一些。

  《至真要大论》对气化而有“从本”、“从标‘、“从中见”的一定范围。那么,什么是“从”呢?“从,当随从讲”,也就是跟随的意思,言六气为本,阴阳为标,阴阳表里之相合,而为中气,抟之为一,分之为三。在分析病症,指导临床,对气化学说三个方面,而不是随意排定,它有一定格式与摊派的理论。
  《至真要大论》说:“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
  由此来看,“从”,是有原则的,分层次的,而有范畴与规定的。
  少阳、太阳从本,其理论在于少阳本火而标阳;太阴本湿而标阴,阴阳标本之气相同,而无差别之处,所以少阳应从本气之火,太阳应从本气之湿化。
  以上提示我们,治少阳病要抓住火,治太阴病要抓住湿。至于少阴,太阳从本从标的道理,因为少阴本热而标阴,太阳本寒而标阳,两经的特点是“标本异气”难求一致,不能归于一方。所以就有或从本,或从标的两种证情先后出现。
  结合《伤寒论》的太阳病而论:“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
  “必恶寒”,言“恶寒”在发热之先。根据临床观察,即病者,必先恶寒,不即病者,则多见发热。
  恶寒先见,乃是动了太阳的本寒之气;发热在后,则是动了太阳的标阳之气。
  古人云: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为什么太阳病的恶寒,跟随的如此之紧?因为太阳的气化是本寒,病随本寒而化,所以恶寒而为突出。
  以上将古人的气化学说,从标、从本、从中见的道理与模式大致地论述了一个梗概。

  我认为对气化学说,亟须改进的问题有二:一个是五运六气要大众化,要推陈出新,不能始终不变地“模式化”,而使人难于接受;第—是本着“善言天者,必应之于人”的原则,就应该把气化的原理联系六经为病的生理病理特点,从中可以发现气化具有互补性、颉颃性。最要紧地要以《伤寒论》的精神而互相印证,用六经六气的学说推动气化学说不断地向前发展。

一、太阳经病
  太阳为寒水之经,本寒而标热,中见少阴之热化。古人认为太阳标本气异,故有从本、从标两从之说。然而,寒水虽为太阳本气,但它能化生标阳之热,因为太阳的中气是少阴,古人只讲“表里相络者为中气”的形式和位置而不谈中气与本经的生理病理关系。少阴之气为热,而与太阳膀胱相通,它能温化寒水变而为气。这个气又能达于体表,布于全身,而起到闭表抗邪的功能。可以说,“气”从水生、“水”则由气化。两者相互为用,达成阴阳表里之关系。为此,在太阳病中也出现较多的少阴寒证,例如第29条的四逆汤证;第六十一条的干姜附子汤证;第八十条的真武汤证等。这和太阳的“中气”少阴气化不利而有干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外邪初客于表时,出现的恶寒现象,陈修园曰:“太阳主人身最外一层,有经为病,有气之为病,……何以为气?《内经》云:“太阳之上,寒气主之,其病有因风而始恶寒者,有不因风而自恶寒者。虽有微甚而总不离乎恶寒。盖人周身八万四千毛窍太阳卫外之气也。若病太阳之气,则通体恶寒,若病太阳之经则背恶寒。”
  人入浴汤时,首先出现的不是热,而是洒然寒,然后则发热。根据《阴阳大论)所说,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名曰温病。
  凡即病之伤寒则以恶寒为先,阳郁之发热则在恶寒之后。恶寒则从太阳之本化,发热则从太阳之标化。所以《伤寒论》的第三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末发热,必恶寒”。仲景对恶寒与发热的先后,交待地非常明白,而且对本、标气化之理也昭然若揭矣。

二、阳明经病
  阳明气化不从标本,而从太阴中见之湿化。因为两阳合明,名曰阳明。阳气太盛,必用阴加以节制,方使气平而无病。为此,乃有随从“中见”之湿化颉颃其燥气。燥得湿,相济为美。若湿太盛,或燥太盛,则燥湿不得其平反而为病。阳明之中气为湿,若湿气不及,则不以从中而化,而反从本燥之化,抑或从标阳之热化。这样,就成为湿化不及,燥气太过,便可发生阳明病的燥热实证出现。
  阳明病的热证:在于上者,热与气郁,则见心中懊侬,胸中窒塞,舌上有苔;在于中者,则热伤气阴,而见渴欲饮水,口干舌燥;在于下者,则热与水结,而见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阳明病的实证:“潮热”“腹满”、‘手足濈然汗出”,谵语,大便操结,脉沉紧,舌燥苔黄。至于阳明而从“中见”之湿化,反映在阳明病中则非常突出,例如第187条的“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坚者,为阳明病也。”陈修园注:“阳明与太阴之气相为表里,邪气亦交相为系。伤寒阳明脉大,今浮而缓,阳明身热,今手足自温,是为病不在阳明而系在太阴。太阴者,湿土也,湿热相并,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湿热得以下泄,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已过,唯八日值阳明主气之期,遂移其所系,而系阳明。胃燥则肠干,其大便无有不坚者,以为阳明也。”他又说:“此节合下节,明阳明与太阴相表里之义也。”
  殊不知阳明从中见太阴之湿化乃为正局。而不从标、本之化也。所以本节论述中见太阴湿化之典型者,而陈氏反解为阳明与太阴相表里之病,勿乃干虑之—失欤?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阳明病,燥则从本,热则从标,湿则从中见也。所以古人指定,从中见之义,让我们从湿的对立之气,去认识燥热之病。何况阳明病开宗明义而以三种阳明立论,首先提出“太阳阳明为脾约”,脾之阴液而为胃之燥气的约束不前。再观阳明中见湿化各证,对比论证能不令人玩味无穷也。
  正如张隐庵所说:“阳明发热而渴,大便燥结。此阳明病阳也。如胃中虚冷,水谷不别,食谷欲呕,脉迟恶寒,此阳明病中见阴湿之化也。”张氏虽然论寒湿,而湿热诸证亦自在言外。


三、少阳经病
  少阳本火而际阳,中见厥阴风木。因少阳标本同气,故从本气之火以概其标。然少阳为始生之阳,其气萌芽,向上向外,生长不息,最畏抑郁气机,而为发病之原。另外,少阳之气初出于地上,虽然生机盎然,稚阳犹柔,必须藉赖中见之厥阴风阳温煦,以助少阳生、升之气。
  少阳病的口苦、咽下、心烦等热证,是从少阳之本,火气之所化也,其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乃是少阳甲木气机郁勃不舒之象;至于头目眩晕,又是中见风木之气的病机反映。最有意思是少阳与厥阴两经在发病中,其证候不即不离颇多近似,反映了两经的内在联系。如少阳病的咽干,与厥阴病的消渴;少阳病的心烦,与厥阴病的心中疼热;少阳病的默默不欲饮食,与厥阴病的饥不欲食;少阳病的喜呕,与厥阴病的吐蛔;少阳病的往来寒热,与厥阴病的燥热
胜复。两经在证候上都有貌似神合之处。由此而论,少阳为病不但从本,亦未尝不从中气之化。

四、太阴经病
  太阴本湿而标阴,中见阳明燥化。因其标本气同不悖,故太阴从本湿之化以概其标。
  太阴既从本气之湿寒,中阳不运,则中焦清浊失判。正如第273条所说:“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鞭。”
  脾主腹。太阴为病,无论来自传经,或因寒湿直中,或寒凉损伤脾阳,而使脾阳不运,寒湿内阻,表现为腹张满;在腹满的同时,还常见腹痛,因属虚寒,故喜温喜按。脾与胃互为中气,寒湿困脾,清阳不升,水谷不化,故见下利;寒湿犯胃,浊阴不降,胃气上逆,故而作吐。脾运不健,胃气中滞,所以饮食不下。下利本属虚寒,下利甚,则虚寒越甚,上述诸证也就愈重。病属虚寒,法当温补,若疑其胀满为实而用攻下,则脾阳受创,寒湿更加凝结,病热上移,则见胸下结鞭。
  如用气化等说分折,太阴湿寒邪气得以猖獗无制,亦必是中见阳明燥化之气不及,阳不胜阴,故有脾家寒湿之病变化生。
  《太阴病篇》第278条云:“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钱璜注:“缓,为脾之本脉也。手足温者,不至如少阴、厥阴之四肢厥冷,故曰系在太阴。然太阴湿土之邪郁蒸,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其湿热之邪气已从下泄,故不能发黄也。如此而至七、八日,虽发暴烦,乃阳气流动,肠胃通行之徵也。下利虽一日十余行,必下尽而自止。脾家之正气实,故肠胃中有形之秽腐去。秽腐去,则脾家无形之湿热亦去故也。此条当与《阳明篇》中,伤寒脉俘而缓……、至八九日,大便坚者,此为转属阳明对比互看。”它最深刻,最明确证实了气化学说阳明与太阴的“中气”为病的关系,燥湿转化的微妙之理,阴阳彼此往来之变。如识气化之理则言下即悟,不识其理则寸步难行。谁云《伤寒论》而元气化学说也?

五、少阴经病
  少阴本热而标阴,中见太阳寒水之气化。因其标、本之气寒热迥异,故少阴气化应本、标兼顾,寒、热两从为难。所以,后世注家反映少阴之为病,总不外乎寒化与热比两类。
  少阴寒证:第282条曰:“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虑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程应旄注:“少阴病,治之不急,延至五六日,下寒甚,而闭藏彻矣,故下利。……虚故引水自救,非徒释‘渴’字,指出一‘虚’字来,明其别于三阳证实邪作渴也。然而此证也,自利为本病。溺白,正以徵其寒,故不但烦与渴以寒断,即从烦渴,而涉及少阴之热证,非戴阳即格阳,无不可以寒断,而从温治,肾水欠温,则不能纳气,气不归心,逆于隔上,故欲吐不吐,肾气动膈,故心烦也。”
  少阴热证:第303条曰:“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若属阳虚阴盛的,则以但欲寐,晤少寐多为主,若属阴虚阳亢的,必见心烦,不能卧寐。因为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心火要不断下降以温肾水;肾水不断上承以济心火,少阴心肾水火能以交通既济,才能达到阴平阳秘,阴阳相对平衡状态,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活动。而今少阴病肾水亏虚,心火无制而上炎,阳不入阴而躁扰,就要发生心烦特甚不
能卧寐之证。其证既属阴虚火旺,必见舌质红绛,苔净而光,甚则鲜艳如草梅,脉数而细,小便必黄。
  上述之寒化与热化两类证候,反映了少阴为病而有从本、从标两从之情况,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此所谓气化学说也。
  少阴病除从标、本气化以外,也与中见之太阳发生关系。例如:第316条的“少阴病,小便不利,……此为有水气,”治用真武汤;第293条的“以热在膀胀,必便血也。”可见少阴勿论从寒从热而与中见之太阳膀胱仍有互相沟通,互相影响之关系。六经的“中气”之化,至关重要,它能颉颃、仲裁六气之太过与不足、阴阳之盛衰也。

六、厥阴经病
  厥阴的本气为风,标气则属于阴,中见之气则为少阳火。古人认为厥阴不从标本而从中见之少阳火气,这因为两阴交尽,名曰厥阴,阴气到此已极,极则尽,阴极则阳生,故从中见少阳之火。此时由阴变阳,阴退阳进,则保持了生气继续地存在。
  第326条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病,是六经为病的最后阶段,为三阴经之末,病至厥阴,则阴寒极盛。但是事物的规律,物有必反,物穷则变。故阴寒盛极,则有阳热来复,也就是阴尽而阳生,寒极则生热。厥阴与少阳为表里,从中见少阳之火化。少阳为—阳之气,乃是阳气萌芽,奠定了阴尽阳生的条件。所以厥阴病的持点是阴中有阳,常以寒热错杂的姿态出现。又由干阴阳有消长,寒热有胜复,故厥阴病又可表现为寒证、热证以及阴盛亡阳的死证。
  厥阴病从本气之风化者,如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从标阴寒化证者,如干呕吐涎沫,头痛;从中见少阳火化者,如呕而发热。
  厥阴病以阴阳错杂为病机,以阴阳不相顺接论厥逆;以厥热多少论阴阳进退。

  阴阳为六气之所化生,张仲景撰用《阴阳大论》,焉有不用气化之理。所以气化学说有机地与六经辨证论治结合,反映六气阴阳的幽微玄妙变化难极。使人读之如饮甘露陈酿,沁人心脾,拍案叫绝。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是我国古代医家研究《伤寒论》的重要学说。其基本内容是根据《素问》运气七篇大论中六经标本中气理论及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经移植与发挥用来分析阐述《 伤寒 论》六经病发生发展及证治规律。这一学说推动了《伤寒论》的研究及学术思想的发展。

1、气化学说的渊源
气化学说渊源于《素问》中由王冰补充的运气七篇大论,《素问?六微至大论》载:“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之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谓也。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素问?至真要大论》载:“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阐述了自然界六气阴阳消长生克制化的规律,即三阴三阳以六气为本,六气以三阴三阳为标。其六气标本中气从化规律,即具有互为阴阳表里制约相配关系的六气如何从标从本从中气运化。
后世医家在《内经》基础上又有阐发,如金?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指出“大凡治病,必先明标本,……六气为本,三阴三阳为标。故病气为本,受病经络脏腑谓之标也。”张子和《儒门事亲》编成“标本中气歌”:“少阳从本为相火,太阴从本湿上坐;厥阴从中火是家,阳明从中湿是我;太阳少阴标本从,阴阳二气相包裹;风从火断汗之宜,燥与湿兼下之可。万病能将火湿分,彻开轩岐无缝锁。”明?张景岳《类经图翼》描绘了“标本中气图”,以脏腑为本居里,十二经为标居表,表里相络者为中气居中,六经六气各有所从所主不同。论述了人身经络脏腑与六气标本中气相应的关系。历代医家对于阴阳标本中气理论的论述,对后学研究人体生理和治疗具有启迪和指导作用。

2、《伤寒论》的六经气化学说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的创始人为清代张志聪与张令韶二人,而以张志聪为主。张氏将《内经》标本中气的气化学说与天人相应等理论用来阐释《伤寒论》的六经病。如他在《伤寒论集注?凡例》中指出:“三阳三阴谓之六气。天有此六气,人亦有此六气。”在《侣山堂类辩?伤寒论编次辩》中也指出“天有六气,地有五行,人秉天地之气而生,兼有此五行六气。”强调三阳三阴之气与天之六气相应的观点。张氏论述了六气与六经病的关系,其曰:“无病则六气运行,上合于天。外感风寒则以邪伤正,始则气与气相感,继则从气而入于经。世医不明经气,言太阳便曰膀胱,言阳明便曰胃,言少阳便曰胆。迹其有形,亡乎无形,从其小者,失其大者。”又指出“所谓六经伤寒者,病在六气而见于脉,不入于经俞,有从气分而入于经者,什止二三。”也就是说张氏所说的六经病,早期大多是“气与气相感”的六经之气为病,而不是经络本身的病变。继则才从气分入于经络,但只是十之二三。

张氏认为人身之六气,内生于脏腑,外布于体表,“君相二火发原在肾,太阳之气生于膀胱,风气本于肝木,湿气本于脾土,燥气本于胃金。”而后各循其经,分主所属皮部:太阳在背,阳明在胸,少阳在胁,太阴在腹,少阴在脐下,厥阴在季胁少腹之际。在六气中惟太阳之气不仅主皮部,还主通体。盖太阳之气外统一身之皮毛,内合五脏六腑,为肤表之第一层。六气运行于皮肤肌腠之间为第二层。太阳之气应天道运于三阴三阳之外有卫外之功。六气应三阴三阳,运于天体之中,总归太阳而近于毫毛。故外邪中人,病先发于太阳者固多,但也有不伤太阳之气而入于里者,则是六经直中之风寒。按照通体与分部的观点解释太阳病则恶寒发热、身疼脉浮等是通体太阳为病,头项强痛、项背强几几等是分部太阳为病,两者上下相贯,表里相通,相互转化。按张氏六经气化为病的观点解释《伤寒论》的六经病则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谓太阳主寒水之气;阳明病胃家实,谓阳明主燥热之气;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谓少阳主相火之气;太阴病腹满而吐,谓太阴主湿土之气;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谓少阴有标本寒热之气化;厥阴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谓厥阴从中见少阳之火化。张氏用六气标本中气学说从生理病理上阐述了《伤寒论》的六经病。

3、清代医家对《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的论述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另辟新径,独具一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陈修园对于张氏的学说极为服膺,他在《伤寒论浅注?凡例》中说张志聪张令韶“阐发五运六气、阴阳交会之理,恰与仲景自序撰用《素问》、《九卷》、《阴阳大论》之旨吻合,余最佩服。”因而强调“六气之本标中气不明,不可以读《伤寒论》。”并在张景岳“本标中气图”的基础上将六经标本中气与脏腑经络结合起来论述。唐容川在《伤寒论浅注补正》中对张志聪过分强调六经气化形气相离的观点提出了批评,指出“二张力求精深,于理颇详,而于形未悉。不知形以附气,离形论气,决非确解。”强调六经气化与六经所属经络脏腑的关系。陆九芝也推崇张氏之说,以气化学说进一步阐述了六经病的病理特点和治疗大法。众多医家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伤寒六经气化学说。

4、现代医家对《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的认识
现代医家对《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的讨论十分激烈,反对者有之,赞同者亦有之。

4.1 反对《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
章太炎氏认为张志聪、陈修园之伤寒六经气化学说“假借运气,附会岁露,以实效之书变为玄谈”<1> 。赵恩俭氏认为“以六气解六经,其弊在于虚,使六经平脉辨证之实在学问成为‘肤泛空虚’之谈” <2> 。陈亦人氏认为“气化派注家的共同特点是把‘六气本标中气’学说贯穿于《伤寒论》中的全部内容中。由于大多强词夺理,玄奥难深,因此对于理解《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理论,不仅没有帮助,相反会造成人为的障碍,增加学习的困难,降低学习的效果,甚至把学者引入机械唯心论的歧途。”指出“《伤寒论》的理论并非源于运气学说,尽管六经病的性质与六气有一定的关联,而与运气学说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3>

4.2 赞同《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
万友生氏认为三阴三阳的气化理论是《伤寒论》的灵魂,如果离开了它,就会变成一部僵硬的教条,应把三阴三阳落实在气化理论上才有意义 <4> 。戴玉氏认为六经气化学说明确了形与气的辨证关系,认识到气化有生理病理之别,比较满意地解释了《伤寒论》六经证治的基本规律,对《伤寒论》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作出了贡献。刘渡舟氏认为六经标本中见气化学说是伤寒学中一门湛深的理论,有辨证法思想和唯物论的观点。它能系统地分析六经的生理病理以及发病之规律而指导于临床,并为历代医家所重视。<6>

4.3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的渊源与形成
戴氏认为《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渊源于《素问》运气七篇,金元四大家中的刘完素、张子和等曾对《伤寒论》六经与六气的关系有所论述。张志聪、张令韶等据《内经》的有关理论运用本标中气理论全面地解释《伤寒论》,至此气化学说已系统形成 <5> <7> 。郝印卿氏认为“《素问》、《灵枢》寻不出天六气和人六气相应与同构的确证,伤寒六经气化学说就一定是产生于《伤寒论》研究过程中。谈论六经气化,拘泥其出诸《素问》运气七篇大论,张仲景创立《伤寒论》三阴三阳病脉证并治体系承袭沿用了它等论点,显然是道在迩而求诸远了 <8> 。

4.4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与《内经》气化学说的关系
松涛氏认为《六微旨大论》中的气化学说本是就自然界气化而言,和人体脏腑经络并不是一回事。但后世医家在天人相应的思想支配下逐渐把它结合到人体脏腑经络上来,并具体地运用《伤寒论》的理法方药来验证它,与《内经》意义有所不同了 <9> 。刘氏认为《内经》阴阳气化学说是古人观察自然界气候知识的说理工具,经过伤寒家们的移植与发挥用以说明六经六气标本中见之理,以反映六经为病的生理病理特点而指导于临床<6>。郝氏认为《内经》只论述有①天六气气化,②人体六经命名,③天人相应与同构。学术上可以把这三者说做是六经气化学说赖以形成发展的基础,但还不能认为它们就是六经气化学说,因为两者概念内涵尚有距离。六经气化学说是部分研究《伤寒论》的医家在天人相应与同构理论指导下,将《素问》六气气化和《伤寒论》三阴三阳病脉证并治体系具体结合的结果,是中医学术的发展 <8> 。

4.5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与脏腑经络阴阳消长等的关系
针对张志聪离形论气的不足,现代医家强调了气化与脏腑经络的相关性,很少有人单纯从标本中气理论来探讨《伤寒论》六经病的。如戴氏认为形与气之间具有辨证关系,脏腑经络、营卫气血等是六经气化的物质基础,阴阳消长胜复是六经气化的基本动力<5> <7>。郝氏认为六经以脏腑经络为基础,六经气化是有关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概括,强调不能离经言气<8> 。程希贤氏认为阴阳表里、六气盛衰、五行生克是标本中气与六经气化的基本传变规律<10>。童增华氏认为运用气化理论解释六经病变时,亦必须结合八纲、脏腑、经络、部位等理论,才不致顾此失彼,庶几更为全面<11>。

4.6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与六经病证治
松涛氏 <9>、戴玉氏 <5> 、刘渡舟氏<6>、程希贤氏<10>、扶兆民氏<12>、吴勇氏<13>、童增华氏<11>等运用六经标本中气学说对《伤寒论》六经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病机、治法等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论述。

4.7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与临床实践
陆鸿滨氏通过临床病例对六经气化学说进行探讨,认为六经气化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六经营卫气血在正常及遭受外邪侵袭时的变化规律,六经的开阖枢及标本中见是气化学说的中心。六经气化可能是指有关机体适合外界温度变化的一系列调节机制。伤寒六经气化主要涉及体温调节机制,与自然界阴阳密切相关。病例说明六经气化涉及的病理生理是复杂的,诸如神经内分泌的生物钏机制、免疫机制等<14> 。

5、结语
古代医家在人与天地相应的整体观指导下,将运气学说中的标本中气理论运用于《伤寒论》六经证治规律的分析,概括解释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等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为《伤寒论》的理论研究开辟了一条比较广阔的道路,对《伤寒论》的临床实践亦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一学说尚有不少片面及牵强附会之处,少数医家过于强调了气化,忽视了它的脏腑经络物质基础。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等是《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物质基础,气化是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概括,气化离开了脏腑经络,就失去了物质基础;脏腑经络离开了气化,就反应不出功能活动。因此,研究《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应该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六经气化理论才比较完善,六经气化学说也才有意义。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特别提醒:文中可能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为用户分享内容,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蛛蛛妹 关注

文章收藏:6596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