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试题与答案)

藏家216 关注

收藏于 : 2020-11-24 19:27   被转藏 : 14   

 

【典型试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积于胸中、上走息道、下注气街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肺气

2.激发整个脏腑经络生理活动的功能是气的:

   A.温煦作用   B.推动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中介作用

3.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的物质基础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中气

4.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机能活动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E.营气   D.卫气   E.动气

5.具有温煦脏腑、润泽皮毛、控制汗孔开合等功能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肺气

 

6.易于感冒,是气的什么功能减弱的表现: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中介作用

7.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是:

   A.推动功能   B.温煦功能   C.固摄作用   D.气化    E.营养作用

8.机体内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过程实际上是指:

   A.气的推动作用   B.气机   C.气的防御作用   D.气的固摄作用   E.气化

9.体内液态物质的运行、输布和排泄,主要依赖气的哪些功能的配合:

   A.推动与温煦   D.防御与固摄   C.推动与固摄   D.中介与推动   E.温煦与凉润

10.临床上,常从“虚里”处的搏动状况可以察其盛衰的气是:

   A.中气   B.营气   C.卫气   D.元气   E.宗气

 

11.与人的睡眠有密切关系的气是:

   A.卫气   B.宗气   C.中气   D.元气   E.营气

 

                       1.B 2.B 3.A 4.A 5.D 6.C 7.D 8.E 9.C 10.E

12.构成脏腑经络的最基本物质是:

   A.中气   B.营气   C.卫气   D.水谷精气   E.脏腑经络之气

13.与视、听、言、动的强弱关系最密切的气是:

   A.元气   B.卫气   C.宗气   D.谷气   E.营气

14.元气运行的主要通道是:

   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血脉   D.三焦   E.肝

15.气的运动受阻,运动不利时,称为:

   A.气机不畅   B.气结   C.气闭   D.气逆   E.气虚

 

16.具有司腠理开合功能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中气

17.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

   A.心肝脾   B.肺肝肾   C.肺脾肾   D.心肺肾   E.肝脾肾

18.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

   A.营气   B.卫气   C.元气   D.宗气   E.谷气

19.与肺主一身之气密切相关的是:

   A.宗气   B.谷气   C.卫气   D.元气   E.营气

20.一身气机的枢纽为:

   A.脾胃   B.心肾   C.肺肝   D.脾肾   E.以上均非

 

21.出现恶寒喜暖,是气的哪一项功能失常:

   A.推动与调控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中介作用

                     11.A 12.E 13.C 14.D 15.A 16.D 17.C 18.C 19.A 20.A

22.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是气的哪一项功能减退:

   A.推动与调控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中介作用

23.“气有余便是火”是气的哪一项功能失常: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中介作用

24.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或出现早衰,是气的哪一项功能失常:

   A.推动与调控作用   B.温煦与凉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中介作用

25.形成多种代谢异常的病变,是气的哪一项失常: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气机   E.气化

 

26.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A.精   B.气   C.血   D.津   E.液

27.血的生成与哪个脏腑的关系最密切:

   A.肝   B.心   C.脾胃   D.肺   E.肾

28.充养脑髓、滑利关节的主要是

   A.精   B.气   C.血   D.津    E.液

29.津液输布的主要通道是:

   A.脉管   B.经络   C.腠理   D.三焦   E.分肉

30.“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根据是: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以上均不是

 

31.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之法,其机理在于: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生气

                        21.B 22.D 23.B 24.A

                                   25.E 26.C 27.C 28.E 29.D 30.D

32.与血的运行没有直接关系的脏是: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33.治疗血虚证时,常在补血药中配用益气之品的机理是: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生气

34.治疗血瘀证时,常酌配补气、行气药物的依据是: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养气

35.推动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是:

   A.心气   D.肺气   C.中气   D.肝气   E.脾气

 

36.与血液运行关系最为密切的脏是: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37.与人体水液代谢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A.肺   B.脾   C.肾   D.三焦   E.膀胱

38.治疗出血证时用补气药物的机理是: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养气

39.下列不是津所布散的主要部位的是:

   A.皮肤   B.孔窍   C.肌肉   D.关节   E.血脉

40.在机体内,除______外,其他所有正常的液体都属于津液的范畴:

   A.胃液   B.肠液   C.血液   D.泪液   E.唾液

 

41.液的灌注部位,除下列哪一项外均是:

   A.脏腑   B.骨节   C.孔窍   D.脑   E.髓

                  31.C 32.E 33.A 34.B 35.A 36.A

                       37.C 38.C 39.D 40.C

42.下列哪一脏或腑与津液的生成关系不密切:

   A.脾   B.胃   C.肺   D.小肠   E.大肠

43.津液的输布主要依靠何脏腑的综合作用而完成:

   A.心肝脾肺三焦   B.心肝脾肾三焦   C.肺脾肾肝三焦   D.心肝肺肾三焦   E.肺脾肾心三焦

44.与津液输布最不相关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45.下列不属于津液的排泄途径是:

   A.汗   B.尿   C.粪   D.呼气   E.呕吐物

 

46.气逆导致吐血的生理学基础是: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养气

47.大出血时往往导致气脱,其生理学基础是: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养气

48.临床上行气与利水法常常并用的理论依据是: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以上均非

49.临床上治疗多汗、漏汗时,可采用补气之法,其机理在于:

   A.气能行津   B.气能摄津   C.气能生津   D.津能载气   E.津能生气

50.脏腑气机升降运动中,以哪一组脏腑最为重要:

   A.心肝肾   B.肺脾肾   C.脾肝肺   D.肺肝胃   E.心肝肺

 

51.气的出入运动不及而结聚于内称为:

   A.气逆   B.气陷   C.气结   D.气滞   E.气脱

            40.C 41.C 42.C 43.C 44.B 45.E 46.B 47.D 48.B

                       49.B 50.B

52.喻昌所论的“内气”是指: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中气

53.“上气海”是指:

   A.息道   B.膻中   C.丹   D.心   E.肺

54.营气通过何种途径循行于全身:

   A.十二经脉   B.十二经别   C.十四经脉   D.十五别络   E.任督二脉

55.昼行于阳,夜行于阴的气是:

   A.元气   B.真气   C.营气   D.卫气   E.宗气

 

56.五脏之真精是何气之分体:

   A.先天之精气   B.水谷精微   C.后天之精气   D.营气   E.元气

57.下列哪一项不是血液正常运行所必须的条件:

   A.心气充沛   B.血液充盈   C.脉道通畅   D.三焦通利   E.肺肝脾功能正常

58.《读医随笔》称为“动气”的是:

   A.肾气   B.元气   C.宗气   D.营气   E.卫气

59.下列哪一项所论不妥:

   A.气虚则血少   B.气旺则血充   C.血虚则气少   D.血足则气旺   E.气不运则血不存

6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气不摄津的范畴:

   A.多汗   B.多尿   C.漏汗   D.遗尿   E.遗精

 

61.“夺血者无汗”的生理基础是:

   A.肝肾同源   B.乙癸同源   C.津血同源   D.精血同源   E.以上均非

              51.C 52.A 53.B 54.C 55.D 56.E 57.D 58.C 59.E 60.E

62.临床上气的异常导致血的失常时,下述哪一项不妥?

   A.血虚   B.血脱   C.血燥   D.血瘀   E.出血

63.与气虚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

   A.心与肺   B.心与脾   C.肺与脾   D.肺与肝   E.肝与脾

64.与气能摄血最相关的脏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65.津液排泄途径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汗   B.尿    C.粪   D.呼气   E.以上均非

66.血和津液的共同功能是:

   A.滋润和濡养作用   B.作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C.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   D.排泄代谢产物

   E.以上均非

67.“见痰休治痰而治气”的理论基础是: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津能生气

68.营气与卫气的共同特点:

   A.来源相同   B.性质相同   C.特点相同   D.分布相同   E.功能相同

69.气与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A.先天与后天方面   B.性状与分布方面   C.生化与运行方面   D.功能与结构方面

   E.以上均非

70.下列哪项属于气机失调:

   A.气逆   B.气陷   C.气滞   D.气结   E.以上均是

71.禀受于父母的原始生命物质,称为:

   A.生殖之精   B.先天之精   C.后天之精   D.脏腑之精   E.肾精

72.一身之气的生成,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为:

   A.心脾肾   B.心肺肾   C.心肝肾   D.脾肺肾   E.肝脾肾

73.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

   A.气机   B.气化   C.气逆   D.气脱   E.气闭

74.气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的整体联系称为气的:

   A.推运与调控作用   B.温煦与凉润作用   C.固摄作用   D.防御作用   E.中介作用

75.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A.肾精   B.元气   C.脏腑之精   D.水谷之精   E.生殖之精

76.了解脏腑精气充实与否的重要标志是:

   A.气   B.血   C.神   D.津液   E.形体

77.津液与血液之间互相滋生、相互转化称为:

   A.津血同源   B.精血同源   C.气血同源   D.血汗同源   E.肝肾同源

78.人体内何为物质新陈代谢的调控与主宰:

   A.心   B.肾   C.神   D.血   E.气

79.下面哪一项指的是“神之宅”:

   A.形体   B.脏腑   C.肾精   D.血脉   E.宗气

80.“形之主”指的是:

   A.脏腑   B.神   C.肾精   D.气   E.津液

81.在血虚病变的治疗中,通常补气,理论依据是: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养气   E.血能载气

                              71.B 72.D  73.B 74.E 75.D

                                  76.C 77.A 78.C 79.A 80.B 81.A

(二)B型题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作用

1.人的生长发育靠气的:

2.使津液变成汗、尿是气的:

3.多尿是与气的哪项功能失常有关: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中气

4.对脏腑的功能活动起激发、推动作用的是:

5.主司腠理开合的是:

6.能营养全身、化生血液的是:

   A.润泽肌肤   B.化生血液   C.温煦脏腑   D.充养脑髓   E.化生神志

7.营气的作用是:

8.津的生理功能是:

9.液的生理功能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10.津液的生成不足,主要责之于:

11.与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关系最密切的是:

12.与汗液的排泄关系最密切的是:

   A.肺脾肾   B.心脾肝肾   C.心肺肝脾   D.脾肺肾肝   E.心肺脾肾

13.与气的生成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14.与血的运行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15.与津液的输布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脾胃   B.肺   C.心   D.肝   E.肾

16.一身气机的枢纽是指:

17.可以直接调节和影响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的是:

18.可以疏通和调畅气机的是:

   A.气机不畅   B.气滞   C.气逆   D.气陷   E.气结

19.气的运动受阻,运动不利时,称为:

20.气的运动受阻较甚,在某些局部发生郁滞不通时,称为:

21.气的出入运动不及而结聚于体内者,称为:

   A.气滞   B.气逆   C.气陷   D.气闭   E.气脱

22.气的由下向上运动太过,称为:

23.气的上升不及而下降太过,称为:

24.气的由里向外运动太过,称为: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中气

25.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指:

26.积于胸中之气称为:

27.水谷之悍气是指: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28.血液运行的动力主要在于:

29.能助心行血的是:

30.能固摄血液在脉中运行的是:

   A.心   B.肝   C.肺   D.肾   E.脾胃

31.血液的生成与何项关系最为密切:

32.津液的生成与何项关系最为密切:

33.对津液的输布起主宰作用的是:

   A.气虚血少   B.气虚血瘀      C.气虚出血   D.气随血脱   E.血虚气亏

34.气生血功能失常可见:

35.气行血功能失常可见:

36.气摄血功能失常可见:

   A.气虚   B.气脱   C.气滞   D.气闭   E.气逆

37.血虚可导致:

38.大失血时可导致:

39.水液停滞可导致: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调控作用

40.血液循行的动力是指气的:

41.控制着津液排泄是指气的:

42.津液输布和排泄的动力是指气的:

(三)D型题

1.气的生成过程中,尤其重要的脏腑是:

   A.心   B.肺   C.脾   D.胃   E.肾

2.血液的正常运行,决定于气的何作用间的协调平衡: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中介作用

3.宗气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A.肾中精气   B.水谷精气   C.自然界清气   D.脏腑之精气   E.先天之精气

4.宗气的主要功能是:

   A.主管语言   B.温煦肢体   C.调节心脏的搏动   D.走息道以行呼吸   E.贯心脉以行气血

5.血液的组成成分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精   E.津液

6.固摄血液的重要因素是:

   A.心主血脉   B.肝主藏血   C.脾主统血   D.肺朝百脉   E.肾主封藏

7.气的主要来源是:

   A.先天之精气   B.后天之精气   C.阴阳之精气   D.五行之精气   E.天地之精气

8.人体之气生成的主要条件是:

   A.脏腑功能正常   B.物质来源充足   C.精气充足   D.血液充足   E.津液充足

9.气机升降的枢纽是:

   A.肝   B.胆   C.脾   D.胃   E.肾

10.气的出入运动不及而结聚于内称为:

   A.气滞   B.气逆   C.气郁   D.气结   E.气脱

11.元气充足必须依赖何脏腑之气正常:

   A.心气   B.肝气   C.脾气   D.肺气   E.胃气

12.与宗气生成有关的脏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3.与宗气的分布密切相关的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4.营气分布全身,主要通过的途径是:

   A.十二经脉   B.十二经别   C.手足三阴经   D.手足三阳经   E.任督二脉

15.各类气中,具有阴阳相随关系的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D.中气

16.血的生成主要依赖气的: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中介作用   E.固摄作用

17.在血的生成过程中,具有主要作用的脏腑是:

   A.心   B.肺   C.脾   D.肾   E.胃

18.津液的生成主要关系到气的: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作用

19.津液的排泄主要关系到气的: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营养作用

20.治疗出血证时用补气之品是因为: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养气

21.可以形成血行瘀阻的是:

   A.气逆   B.气陷   C.气滞   D.气脱   E.气虚

22.气血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

   A.气为血之帅   B.血为气之母   C.气能生血   D.血能养气   E.气随血脱

(四)X型题

1.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

   A.精   B.气   C.血   D.津   E.液

2.与气的来源和生成有关的是:

   A.先天禀赋   B.后天饮食营养   C.自然环境   D.肺肾的功能   E.脾胃的功能

3.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腑是:

   A.脾   B.胃   C.肺   D.肾   E.三焦

4.气的固摄作用体现在:

   A.固摄血液   B.固摄汗液   C.固摄唾液   D.固摄二便   E.固摄精液

5.人体气化失常,可影响到:

   A.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   B.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C.汗液的排泄   D.体温的相对恒定

   E.大、小便的排泄

6.气机失调可导致:

   A.血液上逆   B.血液外溢   C.血行迟缓   D.津液停滞   E.小便异常

7.气的分类依据是:

   A.基本含义   B.功能特点   C.生成来源   D.分布部位   E.历代医家的共识

8.与元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腑有:

   A.肺   B.肾   C.脾   D.胃   E.三焦

9.宗气的盛衰关系到:

   A.呼吸的强弱   B.血液的运行   C.视听的正常   D.腠理的开合   E.津液的布散

10.卫气的功能有:

   A.温分肉   B.肥腠理   C.司开合   D.充皮肤   E.生津液

11.与血液的生成关系密切的是:

   A.心   B.肝   C.脾   D.胃   E.肾

12.参与血液运行的脏腑组织有:

   A.心   B.肺   C.肝   D.脾   E.脉

13.血液运行必备的条件是:

   A.营气充沛   D.津液滑利   C.血流充盈   D.脉道通畅   E.脏腑功能正常

14.固摄血液的重要因素是:

   A.心的主血   B.脾的统血   C.肝的藏血   D.肝的疏泄   E.肺朝百脉

15.与津液的生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脾   B.胃   C.小肠   D.大肠   E.三焦

16.与津液的输布有密切关系的是:

   A.肺   B.脾   C.肾   D.肝   E.三焦

17.与津液的排泄有密切关系的是:

   A.肺   B.脾   C.肾   D.膀胱   E.三焦

18.在津液代谢过程中,以哪三脏作用最为重要:

   A.肺   B.脾   C.肾   D.肝   E.心

19.津液的正常排泄途径是:

   A.汗   B.呼气   C.尿   D.粪   E.呕吐物

20.津主要分布于:

   A.血脉   B.肌肉   C.皮肤   D.脑髓   E.孔窍

21.液主要灌注于:

   A.骨节   B.脏腑   C.脑髓   D.肌肤   E.孔窍

22.津液的功能是:

   A.润泽肌肤   B.滑利关节   C.充养脑髓   D.充养血脉   E.寓神养神

23.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依赖于气的: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作用

24.血的营养滋润的作用体现在:

   A.面色红润   B.肌肉丰满壮实   C.皮肤润泽   D.毛发乌黑光泽   E.感觉和运动灵活自如

25.生殖之精的化生与施泄有度,依赖于:

   A.天癸促发   B.肾气封藏   C.肝气疏泄   D.脾气运化   E.以上都对

26.人体之精的功能有以下哪几个方面:

   A.繁衍生命   B.濡养   C.化血   D.化气   E.化神

27.一身之气与邪气相对而言称为正气,具有哪些作用:

   A.防御   B.抗邪   C.调节   D.康复   E.出汗

28.血液的化生是在哪几个脏腑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A.脾胃   B.心   C.肺   D.肾   E.肝

29.化神之源是指:

   A.精   B.气   C.血   D.津液   E.以上都对

30.气化的具体体现有:

   A.精血互化   B.精化为气   C.精化为髓   D.津血互化   E.津化为汗

31.人体之精源于:

   A.肾精   B.先天之精   C.后天之精   D.脏腑之精   E.生殖之精

32.神的具体体现有:

   A.眼神   B.表情   C.言语   D.应答   E.神志

33.人身之三宝是指:

   A.精   B.气   C.血   D.津液   E.神

34.“气随津脱”病理变化的形成原因包括:

   A.剧烈呕吐   B.大量泄泻   C.大量饮水   D.过用发汗方法   E.过用下法

二、填空题

1.气血津液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______,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______。

2.在气的生成过程中_____的________功能尤其重要。

3.人体之气生成的基本条件是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

4.气的推动作用,指气具有_______和______的作用。

5.气的防御作用,一方面可以_______,另一方面还可以_________。

6.血的正常运行,依赖气的_______和_______作用,这两个方面相反相成。

7.气机升降之枢纽为_______。

8.元气由______化生,赖______循行全身。

9.宗气的主要功能,一是______,二是_______,三是_______。

10.宗气的盛衰,临床上常从_______处的搏动状况和_______测之。

11.上气海是指_______,下气海是指_______。

12.营气通过_______和_______而循行于全身。

13.因为卫气的运行是_______、_______,所以和人的睡眠密切相关。

14.______和______是构成脏腑经络的最基本物质。

15.气的防御作用主要体现于______、_______。

16.“气机失调”中,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称为______;气不外达而结聚于内,称为______,

或 ______,甚则______。

17.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是_______和_______。

18.保障血液不致外溢的力量,具体体现在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19.《难经·二十二难》指出:“气主_______,血主______”。

20.在水液代谢过程中,其本为_______,其标为_______。

21.气与血的关系,可概括为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

22.气对血的关系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23.血对气的关系体现在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24.津液之中,主要起滋润作用的为________,主要起濡养作用的为_________。

25.津液进入血脉之中,不仅化生血液,还起着______和________的作用。

26.宗气积聚之处,称为_______;测知宗气盛衰的部位,称为_________。

27.血得______而行,________而凝。

28.气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体内物质________的过程。

29.气的运动形式可以归纳为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基本运动形式。

30.营与血关系极为密切,可分而_______,常常________并称。

31.精藏于_______,血藏于_______。

32.《灵枢·平人绝谷》曰:“血脉和利,_______乃居。”

33.精是人体生命的_______,是_______的最基本物质。

34.精能化神,精是神化生的_______。

35.人体之精分藏于五脏中,但主要藏于_______中。

36.气的运动称作_______。气的运动形式,可以简单地归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精与血之间化源相同,又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的关系,称为_______。

38.气充则神明,气虚则神衰,故称气为_______。

39.神以精气为物质基础,但神又能_______。

40.血为气之母,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

41.人体之精除了具有繁衍生命的重要作用,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

三、判断题

1.气血津液是脏腑生理功能的产物,也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2.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仅有气、血、津液三者。()

3.气的运动产生的变化称为气机。()

4.天气是指自然界之清气。()

5.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固护体内的阴液。()

6.卫气属于先天之精气所化生。()

7.气化即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8.精、血、津液的化生均离不开气化运动。()

9.五脏精气是精神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10.后天之精气包括水谷精气和自然界的清气。()

11.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

12.气的出入运动不及而结聚于内称为气滞。()

13.元气根于肾,与脾胃无关。()

14.元气中既有命门之水,又有命门之火。()

15.元气通过三焦而流布于全身。()

16.元气由肾中精气化生,靠水谷之精气的培育。()

17.脏腑之气是指维持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18.宗气是由自然界清气和先天之精气结合而成。()

19.具有行气血、行呼吸二方面作用的气是营气。()

20.宗气的生成与心肺脾三脏密切相关。()

21.脾肺的功能如何,直接关系到宗气的生成。()

22.营气和卫气的主要区别是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23.营气通过十二经脉而循行于全身,贯五脏而络六腑。()

24.营气与卫气同源于水谷精气。()

25.以水谷精微为主要物质来源而生成的气只有营气。()

26.生命物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营气。()

27.血是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28.脾统血和肝藏血是固摄血液的重要因素。()

29.血和津液的生成与气的推动作用和气化作用密切相关。()

30.血的生成与肺无关。()

31.血液归藏于肝,故称肝为血府。()

32.宗气又名大气,积聚于膻中。()

33.营气和卫气正常协调,才能维持“昼精而夜寐”。()

34.肾精化血,主要是通过骨髓和肝的作用来实现的。()

35.仅气的推动作用就能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36.气的固摄作用关系到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和排泄。()

37.因为气能行血,所以临床上治疗出血证时不能用补气药。()

38.人体内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水谷精气。()

39.一般而言,肾与人体血液的正常运行无直接关系。()

40.气能摄血,就是气有防止出血的作用。()

41.气能摄津,就是气有防止出汗的作用。()

42.元气根源于肾。()

43.气主煦之,血主濡之。()

44.津液的生成主要是靠小肠主液和大肠主津来实现的。()

45.津液以三焦为通道而输布于全身。()

46.气血津液各自的生成,均离不开水谷精气。()

47.津与液相比较,稠厚者为津,清稀者为液。()

48.血为气之母,就是血能载气。()

49.耳之听力与肾精相关,与宗气无关。()

50.津液是脾、胃、小肠与大肠的综合作用生成的。()

51.津液的正常排泄途径是通过腹泻排出的。()

52.中焦之汁是指津液。()

53.因血能生气,所以大出血时可导致气脱。()

54.气不行水,可采用行气或补气法治疗。()

55.因“血汗同源”,所以大出血的病人无汗出之表现。()

56.脏腑的气机升降运动中,以肝肺肾最为重要。()

57.气的防御作用正常,人就不易发病。()

58.尿液的排泄虽与多个脏腑相关,但尤以膀胱最为重要。()

59.津液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60.机体的代谢产物通过汗、尿等方式排出体外。()

61.体内的津液在气的固摄作用控制下而能正常地排泄。()

62.气的固摄作用太过则月经闭止。()

四、名词术语解释

1.气血津液学说  2.气机调畅     3.气机         4.气化       5.气海       6.气

7.血            8.元气         9.宗气         10.营气      11.卫气      12.荣气

13.营血         14.营阴        15.卫阳        16.息道      17.气街      18.虚里

19.膻中         20.津液        21.血府        22.气交      23.五气      24.外气

25.动气         26.内气        27.谷气        28.中气      29.气逆      30.气陷

31.气滞         32.气结        33.气郁        34.气闭      35.气脱      36.脏腑经络之气

37.水谷悍气     38.津血同源    39.汗血同源    40.气主煦之  41.血主濡之  42.气为血之帅

43.血为气之母   44.夺血者无汗  45.夺汗者无血  46.精        47.神        48.精血同源

五、简答题

1.气的生成来源有哪些方面?

2.影响气生成的因素有哪些?

3.气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4.元气的组成、分布和功能如何?

5.宗气的组成、分布和功能如何?

6.“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是哪一理论的实际应用?

7.气不摄津可导致哪些病证?

8.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怎样体现出来?

9.气逆和气陷各属气的哪种病理状态?

10.气闭和气脱各属气的哪种病理状态?

11.直接影响宗气生成的因素是什么?

12.直接影响血生成的因素是什么?

13.血的濡养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14.津液的排泄主要依靠什么途径?

15.治疗出血证时,为何应用补气药?

16.治疗水肿时,行气与利水法同用,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17.若津液大量耗损,可出现津枯血燥的病变,其机理如何?

18.简述人体之精的生成来源。

19.精的施泄形式如何?

20.神的生理作用怎样?

21.怎样理解“精血同源”?

22.精与气之间关系如何?

六、论述题

1.血的生成和运行与哪几脏有关?各起何作用?

2.气和血在生理方面的关系如何?

3.营气和卫气有何异同?二者在生理上的联系如何?

4.何谓气机?其基本形式是什么?在生理方面如何体现出来?

5.所谓“血主濡之”和“血气者人之神”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6.津与液在生理方面有何区别和联系?

7.气与津液的生理关系如何?

8.如何理解“津血同源”和“血汗同源”?有何临床意义?

9.怎样理解气化?

10.精的含义是什么?

11.人体之精如何贮藏和施泄?

12.精有哪些生理功能?

13.如何理解中医学理论中的神?

14.何为人身之“三宝”?为什么?

15.试述精、血、津液三者之间的关系。

 

试 题 答 案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B    2.B    3.A    4.A    5.D    6.C    7.D    8.E    9.C    10.E   11.A   12.E

13.C   14.D   15.A   16.D   17.C   18.C   19.A   20.A   21.B   22.D   23.B   24.A

25.E   26.C   27.C   28.E   29.D   30.D   31.C   32.E   33.A   34.B   35.A   36.A

37.C   38.C   39.D   40.C   41.C   42.C   43.C   44.B   45.E   46.B   47.D   48.B

49.B   50.B   51.C   52.A   53.B   54.C   55.D   56.E   57.D   58.C   59.E   60.E

61.C   62.C   63.C   64.C   65.B   66.A   67.B   68.A   69.C   70.E   71.B   72.D

73.B   74.E   75.D   76.C   77.A   78.C   79.A   80.B   81.A

(二)B型题

1.A    2.E    3.D    4.A    5.D    6.C    7.B    8.A    9.D    10.C   11.E   12.D

13.A   14.C   15.D   16.A   17.B   18.D   19.A   20.B   21.E   22.B   23.C   24.E

25.A   26.B   27.D   28.A   29.D   30.C   31.E   32.E   33.D   34.A   35.B   36.C

37.A   38.B   39.C   40.A   41.D   42.A

(三)D型题

1.CD   2.AD   3.BC   4.DE   5.CE   6.BC   7.AB   8.AB   9.CD   10.CD  11.CE  12.CD

13.AD  14.AE  15.CD  16.AD  17.CE  18.AE  19.AD  20.AC  21.CE  22.AB

(四)X型题

1.ABCDE   2.ABCDE   3.ABCD    4.ABCDE   5.ABCE    6.ABCDE   7.BCD     8.BCD

9.ABC     10.ABCD   11.ABCDE  12.ABCDE  13.CDE    14.BC     15.ABCD   16.ADCDE

17.ACD    18.ABC    19.ABCD   20.ABCE   21.ABC    22.ABCD   23.ABDE   24.ABCDE

25.ABCDE  26.ABCDE  27.ABCD   28.ABCD   29.ABCDE  30.ABCDE  31.BC     32.ABCDE

33.ABE    34.ABDE

二、填空题

1.产物;物质基础

2.脾胃;运化

3.物质来源充足;脏腑功能正常

4.激发;促进

5.防邪入侵;驱邪外出

6.推动;固摄

7.脾胃

8.肾中精气;三焦

9.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沿三焦下行资先天元气

10.虚里;脉象

11.膻中;丹田

12.十二经脉;任督二脉

13.昼行于阳;夜行于阴

14.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15.护卫肌肤体表;防御外邪入侵

16.气逆;气郁;气结;气闭

17.营气;津液

18.脾统血;肝藏血

19.煦之;濡之

20.肾;肺

21.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22.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23.血能载气;血能养气

24.津;液

25.濡养;滑利血脉

26.(上)气海;虚里

27.温;寒

28.代谢

29.升降出入

30.不可离;营血

31.肾;肝

32.精神

33.本原;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34.物质基础

35.肾

36.气机;升;降;出;入

37.精血同源

38.神之母

39.驭气统精

40.血能养气;血能载气

41.濡养;化血;化气;化神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四、名词术语解释

1.是研究人体基本生命物质的生成、输布及其生理功能的学说。

2.是对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平衡协调的生理状态的描述。

3.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4.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各种变化。

5.指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又称膻中。

6.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极精微物质。

7.行于脉中的具有丰富营养的红色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8.由肾精化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又称原气、真气。

9.是由水谷精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于胸中的气,有推动血行和促进呼吸等作用,又称动气、大气。

10.是与血共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气,又称荣气、营阴。

11.是运行于脉外的具有护卫肌表、防御外邪的气,又称卫阳。

12.即营气,因其富有营养,能使机体荣润、光泽,故称。

13.因营气与血共行于脉中,可分而不可离,故常营血并称。

14.即营气,因营气清柔和顺,主内守,与卫气相对而言属阴,故称。

15.即卫气,因卫气悍滑疾,主卫外,与营气相对而吉属阳,故称。

16.指呼吸的通道,是宗气所过之处。

17.①气冲穴别名;②经络之气通行的径路;③指腹股沟动脉处。

18.又名胃之大络,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在此可测知宗气的盛衰。

19.①指两乳中间的部位,是宗气所聚之处,又称气海;②指心包;③穴位名,在任脉上,两乳头正中。

20.津液是指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包括津和液两部分。

21.即脉,因脉为血行之道,有阻遏血液逸出的功能,故称。

22.指人生活的场所,是下降的天气和上升的地气互相交汇的地方。

23.指天之气,因其随时令的变化而表现为风、暑、湿、燥、寒,故称五气。又指五脏之气。

24.指天地之六气,为风寒暑湿燥火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

25,指宗气,具有行气血、助呼吸、助语声等作用。

26.指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27.指水谷精气,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

28.即中焦之气,因脾胃位居中焦,故中气主要指脾胃之气。

29.指气的上升运动太过所引起的病理状态。

30.指气的下降运动太过或上升运动不及所引起的病理状态。

31.指气的运动受阻较甚,在某一局部淤滞不通的病理状态。

32.指气的出入运动不及而结聚于内,又称气结。

33.指气的出入运动不及而结聚于内,又称气郁。

34.指气的外出运动受阻而出现突然闭厥的病理状态;

35.指气的外出运动太过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出现机体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

36.是人身之气在形成了脏腑经络等形体结构之后,便藏于其中,变为各脏腑经络之气。其是构成脏腑经络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脏腑经络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37.指卫气,因其来源于水谷,其性憬悍滑疾,故称。

38.津液与血液都来源于水谷精微,而且能相互滋生、相互转化,故称。

39.汗为津液所化,而津液与血同源于水谷精微且相互化生,津血既同源,汗血亦同源。汗出过多则伤津,津伤则血虚,故曰“汗血同源”。

40.说明了气的温煦功能。气有温煦人体的作用,故称。

41.说明了血的功能。血有滋润和营养全身的作用,故称。

42.是气对血的关系的概括,主要体现在气能生血、行血、摄血三个方面。

43.是血对气的关系的概括,主要体现在血能载气、养气两个方面。

44.指对于失血或血虚的患者,不宜采用汗法治疗。

45.指对于汗多津伤的患者,不宜采用破血、逐血之峻剂。

46.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47.广义的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和情志活动。

48.精与血皆由水谷精微化生,来源相同;彼此之间互相滋生,相互转化,即藏于脏腑中的精可融入血脉中而为血,血脉中的血液输送到脏腑中也可充养脏腑之精。精与血之间的化源相同而又相互资生的关系,称为“精血同源”。

五、简答题

1.禀于父母,藏于肾的先天之精气;源于水谷,化生于脾胃的水谷之精气;后天之精不断充养先天之精,先天之精又可促进后天之精的化生,二者相辅,使人体之精不断充盛。

2.除与先天禀赋,后天饮食的营养及自然界环境等有关外,主要与肺、脾胃、肾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间的协调平衡有关。

3.①推动与调控作用;②温煦与凉润作用;③防御作用;④固摄作用;⑤中介作用。

4.元气由肾中先天之精气所化生,赖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培育而成;元气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推动和调控血、津液、精的运行、输布和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

5.宗气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和脾胃运化生成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宗气聚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脉,上循咽喉,下行至足;主要功能—是走息道以行呼吸,二是贯心脉以行气血,三沿三焦下行资先天元气。

6.是津血同源这一理论的实际应用。因汗为津化,汗多则伤津,津伤则血虚,故曰:“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7.可导致多汗、自汗、漏汗、多尿、尿失禁、流涎、泛吐清水、泄泻滑脱等。

8.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中得以具体体现。

9.气逆为气的上升运动太过或下降不及的病理状态;气陷为气的上升运动不及或下降太过的病理状态。

10.气闭为气不外达而结聚于内较甚,突然出现昏厥的病理状态;气脱为气不内守而外脱,出现机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

11.肺的呼吸功能与脾胃的运化功能。

12.饮食营养的优劣与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弱。营气和津液由脾上输于心,与肺吸入的清气相结合,贯注心脉,化赤为血。肾藏精,精化生为血。

13.面色红润、肌肉的丰满壮实、皮肤和毛发的润泽有华、感觉和运动的灵活自如等。

14.主要依靠汗、尿、呼气和粪便等途径。

15.因气能摄血。

16.气能行津。

17.津血同源。

18.人体之精,由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部分组成。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是构成生命的原始物质;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又称“水谷之精”,由脾胃化生。人体之精的来源,以先天之精为本,得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先后天之精相互促进,相互辅助,使人体之精逐渐充盛。

19.精的施泄有两种方式:一是分藏于全身各个脏腑中,濡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机能;二是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的排泄以繁衍生命。

20.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又是生命活动的总体现,对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①能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②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③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21.精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化源相同;二者之间相互资生,相互转化,都具有濡养和化神等作用,而且藏于脏腑中的精融入血液中,则化为血。血脉中的血液不断输送到脏腑中充养脏腑之精。肾藏精,肝藏血,精能生血,血可化精,精血之间互相滋生、互相转化的关系称为“精血同源”,又称为“肝肾同源”。

22.精气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精可化气,气能生精,精与气之间相互化生。①气能生精摄精,使精不无故耗损外泄;②精为气化生的本源,精足则人身之气得以充盛,故精足则气旺,精亏则气衰。③

六、论述题

1.血的生成:与脾胃、肾、肝、心、肺有关。脾胃有运化水谷精微的作用;肺气、心阳有化赤作用;肾有藏精作用,肝有藏血作用,精血相互转化。(2)血的运行:与心、肺、肝、脾有关。心主血脉,是血液运行的动力;肺朝百脉,有助心行血的作用;脾主统血,能固摄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逸出脉外;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和维持血行正常;肝又主藏血,能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

2.气为血之帅:(1)气能生血,指血的生成,离不开气(营气)和气化作用;(2)气能行血,气的推动作用是血液运行的动力;(3)气能摄血,气可固摄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逸出。

血为气之母:(1)血能载气,血是气的载体,血载气以行;(2)血能养气,气存血中,血不断地为气提供营养。

3.二者均以水谷精气为来源。营气为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其性柔顺,行于脉中,主内守而属阴;功能:营养全身,化生血液。卫气为水谷精气中的刚悍部分所化生,其性票疾滑利,行于脉外,主卫外而属阳;功能:温养脏腑,护卫肌表。在生理上,二者阴阳相随内外相资,运行协调,如环无端,才能维持正常的腠理开合、相对恒定的体温、昼精夜寐及防御外邪的能力。

4.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其基本形式为升、降、出、人四种。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都是气升降出入的场所。故气的升降出入只有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中,才能得到具体体现。如肺的呼吸功能和宣发肃降,脾气升清,胃气降浊,肾气的蒸腾气化、升清降浊等。

5.(1)这两句话均是对血的主要生理功能的概括,“血主濡之”是指血濡养滋润全身脏腑组织:血沿脉管循行于全身,为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提供营养。全身各部分无一不是在血的濡养作用下发挥其生理功能的。(2)“血气者,人之神”是指血是人体精神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血液与神志活动有密切关系,《内经》说:“血者,神气也’,、“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6.二者在性状、分布和功能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津较清稀,流动性较大,主要分布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对机体起滋润作用。液较稠厚,流动性较小,主要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对机体起濡养作用。津与液的联系是:两者同源于水谷精微,同属于人体正常水液,相互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

7.(1)气能生津,指气的气化作用是津液化生的动力。(2)气能行津,指气的运动是津液输布和排泄的动力。如脾气的散精;肺气的宣发肃降;肾气的蒸腾气化、升清降浊;三焦之气的决渎行水等。(3)气能摄津,指气的固摄作用可以控制津液的分泌量和排泄量。(4)津能生气,指津液受到各脏腑阳气的升腾气化,可化生为气。(5)津能载气,指气必须依附于津液之中才能存于体内。

8.津液与血液都源于水谷精微,且二者可以相互滋生、相互转化,故曰“津血同源”。汗为津液所化,汗多则伤津,津伤则血虚,故曰“血汗同源”。临床上病人失血过多时,可见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等津液不足之症。因此,对于失血和血虚的病人,不宜用汗法。故《黄帝内经》有“夺血者无汗”,《伤寒论》有“衄家不可发汗”和“亡血家不可发汗’’之诫。若津液大量耗损时,不仅渗入脉内的津液不足,甚至脉内的津液亦可渗出于脉外,形成血脉空虚,津枯血燥和津亏血瘀等病变。因此,对于多汗夺津或津液大亏的患者,不可轻易地使用破血、逐血之剂。故《黄帝内经》有“夺汗者无血”的告诫。

9.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诸如体内物质的化生及输布,精微物质之间、精微物质与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以及废物的排泄等等都属气化。在中医学中,气化实际上是指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代谢过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气化就是体内物质新陈代谢的过程,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体内精气血津液各自的代谢及其相互转化,是气化的基本形式。具体地说:精、气、血、津液的生成与相互转化;饮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和糟粕;水谷精微化生为气、血、津液;津液转化为汗液、尿液等,均属于气化的体现。

10.中医理论认为人体之精是生命的本原,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其本始含义仅指繁衍后代的生殖之精,此为狭义之精。从精华、精微的角度出发,人体之内的血、津液、髓以及水谷精微等一切精微物质,均属于精的广义范畴。但从具体物质的生成与功能而言,精与血、津液、髓的概念是有区别的。一般,精概念的范畴,仅限于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及脏腑之精,不包含血、津液、髓。

11.人体之精分藏于五脏,但主要藏于肾中。先天之精主要藏于肾,也有部分藏于其他脏腑中。后天之精源于水谷,化为脏腑之精,部分贮藏于肾中,不断充养先天之精。肾藏精,为“先天之本”,主要依赖肾气的封藏作用,使精藏肾中而不妄泄,保证肾精发挥各种生理功能。肾所藏之精,一是施泄于各个脏腑,濡养之,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机能;一方面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的排泄以繁衍生命。

12.①由肾精化生的生殖之精,具有繁衍生命的作用;②精能滋润濡养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使其生理机能得以正常发挥;③精可以转化为血,是血液生成的来源之一。④精可以化生为气,使机体生命活动旺盛。⑤精能化神,精是神化生的物质基础,只有积精,才能全神,这是生命存在的根本保证。

13.中医学中的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神的内涵是广泛的,既是一切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的主宰,又包括了生命活动外在的体现,其中又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归纳为狭义之神的范畴,人体五脏功能的协调,精气血津液的贮藏与输布,情志活动的调畅等,都必须依赖神的统帅和调控。中医学的神与古代哲学中的神,有严格的区别。前者是对生命的认识,其产生有对精气等物质的依赖性。

14.精是生命本原,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中极其重要的极精微物质;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精可化气,气能生精,精与气之间相互化生;精气生神,精气养神,精与气是神的物质基础,而神又统驭精与气。因此,精、气、神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是养生防病、延年益寿以及诊断治疗、推测病势的重要理论依据。精、气、神三者之间可分不可离,称为人身“三宝”。

15.精、血、津液都是液态物质,与气相对而言,其性质均归属于阴。生理上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化生、相互补充的关系。例如精血之间相互化生、相互转化称为“精血同源”;津液与血液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称为“津血同源”。病理上三者之间往往互相影响,一荣俱荣,一衰俱衰,如“夺汗者无血”、“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则是临床治疗上的运用原则。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藏家216 关注

文章收藏:1

TA的最新收藏